中央单位定点扶贫35年: 扶贫县木耳走进直播间30秒卖出5000件
时间:2021-02-26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定点扶贫作为中国脱贫攻坚重要特色之一,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宣布: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数据显示,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

其中,定点扶贫作为中国脱贫攻坚重要特色之一,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般来看,定点帮扶的部委、地方政府有较强的资源协调和帮扶能力,在资金、政策、企业等多个方面帮助贫困地区发展产业、树品牌、找渠道,还通过教育扶贫等在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以吉林汪清县为例,2003年,汪清县被确定为国家发改委定点扶贫县。18年来国家发改委在梳理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推动项目实施以及下派挂职干部等多方面,对汪清县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扶,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2019年,国家发改委驻点的汪清县副县长还通过电商直播带头卖货。2020年4月,汪清县宣告脱贫。但中央帮扶单位并没有走,继续多方面进行帮扶。

在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以后,“三农”工作重心要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部对今年和“十四五”工作的目标提了“两个确保”,一是确保粮食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二是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

2020年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还强调,2021年要保持政策总体稳定,投入力度不减、帮扶队伍不撤,各级财政投入要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衔接要求相匹配。

标准、品牌、渠道

汪清县位于吉林省东部,隶属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自2003年起,汪清县就被确定为国家发改委的定点扶贫县。

早在1979年,汪清县就便被国务院授予“黑木耳千担县”称号,1995年被国务院命名为“木耳之乡”。虽然自然环境适宜、产品优质,从事黑木耳产业的人口占到了全县有劳动能力农业人口的三分之二。但是一直以来,汪清县的黑木耳产业化程度并不高,也未能建设好品牌,多是“为他人作嫁衣”,在淘宝等平台上都处于“查无此菌”的状态。

作为定点扶贫县之一,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党组进一步加大扶贫干部的派驻力度,大力帮扶汪清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王胜民2018年来到汪清。彼时在委里担任价格司副处长的他在汪清是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主要协助开展产业扶贫和抓好农业方面工作。

“汪清的黑木耳产业有基础,但在技术标准、品牌建设和销售渠道等方面都存在短板。”王胜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据他和团队的调研,当时汪清的黑木耳产业并不适宜市场经济发展。汪清黑木耳主要是分散生产、分散经营,缺乏一致性的产品标准,难以适应大规模商业需要,进入全国大市场存在困难。特别是,汪清的黑木耳基本都是作为原料直接卖出,即便有一些品牌也几乎没有知名度。作为实际上的原料生产基地,生产的产品在产业链中是附加值最低的一环,抗风险能力也很弱。为解决木耳产业化、市场化的难题,国家发改委派驻到汪清的4位同事成立了木耳产业发展工作小组,并给县里主要领导写报告得到了支持和认可。

获得授权后,工作小组提出“建标准、塑品牌、拓渠道”三大方向提升汪清黑木耳的产业化水平。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优势在这里就体现出来了。

针对品控问题,团队推动汪清县列入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获得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认证。正好赶上黑木耳国家标准修订,团队还与国家标准委联系对接并积极参与国标修订,让汪清县成为黑木耳国标修订的单位之一;还与县里以及中西部扶贫一些力量结合,做标准化的烤房和菌包厂,推动建设一些标准化设施。

在品牌建设方面,团队对接央视、阿里、网易、优酷等多媒体和平台渠道进行宣传。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挂职干部,时任汪清县天桥岭镇副镇长的申子杭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2019年6月22日汪清黑木耳第一次走进了薇娅的直播间,30秒就卖出了近5000件,直接卖空下架。“库存瞬间就没了,太不可思议了。”汪清本地的一家木耳产业园负责人感叹道。第二天一大早,企业上下全去车间打包,她自己也上了,甚至喊了十几个亲戚朋友,整整花了两天时间才全发出去。这不仅直接实现消费扶贫,更是让本地企业和种植户受到很大触动。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这两年汪清黑木耳电商销售额增长了5倍,扶贫产品更多价值留在当地。

除了上述的线上渠道销售,工作组线下还和中国移动、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进行对接合作和采购。

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国家发改委扶贫工作组直接帮助销售黑木耳等农产品超过1000万元。同时,整合优化县内物流快递,优化分拣工序,提升自动化水平,大幅降低物流费用。试点商户快递发货成本从4元/件降至2.8元/件,下降30%。

汪清县政府统计数据表明,2019年,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7146元跃升至12440元,年均增长14.9%。2020年4月11日,汪清县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