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春节消费"开门红" 回暖势头将延续
时间:2021-02-18 00:00:00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8210亿元,同比增长28.7%,全国网络零售额前6天超过1200亿元,春节档电影票房突破75亿元,再次刷新纪录……从零售到餐饮再到文娱,多个高频数据显示,牛年春节期间,无论是商品消费,还是服务消费,都实现了“开门红”。

分析指出,今年春节“就地过年”成为人们新选择,在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大力保障下,相关行业也纷纷推出过年期间不打烊服务,满足多样消费需求,创造新的增长点。

消费市场整体回暖,背后是各类服务的有力保障。以快递业为例,春节前6天全国揽收包裹数4.8亿件,是去年同期的3倍。菜鸟数据显示,2月4日至15日,春节不打烊发货量是2019年农历同期4倍,三通一达快递发货量达到2019年农历同期8倍以上。

另外,各电商平台也纷纷推出春节不打烊活动,并联合各大物流公司,为全国消费者提供7×24小时不间断的商品和物流服务。拼多多数据显示,2月以来,年货商品同比增长183%,其中以地方特产、水果生鲜、肉禽蛋类为代表的农产品及农副产品增幅为225%,家庭清洁用品增幅达303%。苏宁易购年货节数据显示,2月以来除了果蔬粮酒等消费品需求攀升外,蒸烤一体机、台式洗碗机等懒人厨电增速也超过100%。京东数据则显示,从大年三十至初五,有关年夜饭礼盒、年货礼盒、方便菜、烧烤食材等同比增长90%。

中国银联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六天(除夕至正月初五)银联网络的交易金额达到1.18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9%,这一交易金额也是历年春节同期最高值。其中,重庆、新疆和青海消费金额同比增长最快,增幅均超过一成。

除了商品市场,餐饮市场热度也在攀升。从饿了么数据来看,腊月以来饿了么APP上搜索“年夜饭”关键词的消费者,较去年同期上涨整整4倍。美团外卖数据显示,除夕当天,全国外卖订单量同比增长70%,其中北京外卖年夜饭销量比去年增长122%。商务部17日数据显示,春节期间,百万商家假期外卖不打烊,在线餐饮销售额比去年春节同期增长135%,年夜饭系列商品销售额比去年春节同期增长54.9%。

文旅方面也可圈可点,春节档电影表现尤受瞩目。据国家电影局2月17日最新统计,春节期间,中国电影票房已突破75亿元。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月16日上午9时30分,中国电影市场2021年度总票房(含预售)突破100亿元,总观影人次达2.29亿。

线上观影与线下票房同样火爆。此前,中国电影家协会网络电影工作委员会联合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共同发起“2021网络电影春节档”,并公布了一份影片总数量多达43部的丰厚片单。1月28日至正月初四,超13亿人次涌入优酷刷剧观影,日均观看时长接近1.5小时。

此外,“就地过年”背景下,本地游、周边游、近郊游取代了异地长线游,成为牛年春节新的旅游消费趋势。不少地方推出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并拿出多批“文旅惠民消费券”。企业也积极筹备。携程、驴妈妈、京东、阿里、美团等电商平台推出了酒店加门票套餐、年货节、美食美购等春节文旅消费特别活动。

记者从旅游平台获悉,春节期间,飞猪平台本地游预订量同比涨超660%,玩酒店、逛景区和“云旅游”,直接带动电竞酒店、宠物民宿、包栋型轰趴别墅客单价30%-100%的涨幅。此外,携程数据显示,春节7天通过携程平台预订景区门票的订单较2019年春节增长五成以上;本地预订门票的订单量比2019年春节增长超过300%。同程航旅数据则显示,假期前六天周边游整体环比涨幅达289%,部分城市周边游同比增长300%以上。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关利欣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牛年春节,“就地过年”成为人们新选择,多地发放新春消费券,各行业春节不打烊,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全国网上年货节”等活动丰富,消费市场亮点突出。一是“就地过年”催生新消费,半成品年夜饭、视频过年等创新涌现。二是春节不打烊支撑便利消费。电商、快递、外卖等春节期间运力不减,极大地方便了广大消费者。三是假日经济激发服务消费。看电影、逛公园、看展览、近郊旅游成为假日休闲重要活动,带动文旅消费迅速回暖。

不少地方还明确将启动新一轮汽车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等活动,释放大额消费潜能。其中,吉林、湖北、山西、青海、四川、安徽、辽宁、广东等地纷纷提出,促进汽车消费升级,开展新一轮汽车、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完善落实新能源汽车购置、家电更新等具体举措。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关利欣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各地因地制宜促消费举措亮点凸显。一是传统消费和新兴消费齐头并进。各地在提出推动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的同时,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促进形成新兴消费增长点;二是注重搭建消费升级平台。多地提出建设不同层级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进免税零售、夜间经济、便民生活圈等发展,着力优化消费环境;三是着眼挖掘县乡消费潜力。中西部地区着眼于庞大的农村消费市场,通过健全城乡流通体系,促进农村消费升级。

“这些举措充分反映出地方对于提振消费的高度重视,也成为多地将社零目标设定在高于当地GDP增速水平的底气。”付一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