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投资人|黄金ETF鼻祖范达:比特币价值=1/3黄金+2/3科技股
时间:2021-02-05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比特币是2021年资本市场的第一个惊喜,1月上旬一度冲破40000美元大关,过去三个月累计涨幅高达1.4倍,推高这波行情的,并非投机散户而是机构大户。全球最大ETF发行方和管理人之一的范达集团(VanEck),以黄金投资起家,1968年在美国成立首个黄金ETF,五十多年后的今天,却试图推出全球首个比特币ETF。黄金与比特币,避险与凶险,基因如此冲突,范达全球CEO范励翔(JanvanEck)却同时看好这两种资产,并指出两者价格具有高度相关性。他如何衡量比特币的价值?比特币价格会否复制2013年和2017年的走势?范励翔在纽约接受了第一财经《顶级投资人》的专访。

以下为文字实录:

第一财经:如何理解比特币去年12月以来的疯狂行情?

范励翔:近期比特币走势的确疯狂。比特币在2017年创彼时新高,自那以后投资语境已经全然不同。

简单概括近期疯涨原因,首先是机构投资者入场,上市公司MicroStrategy去年斥资逾5亿美元现金购入比特币。保险公司美国万通互惠人寿(MassMutual)也买入该资产,机构资金的涌入往往意味着行情才刚刚开始。其次,虚拟货币市场自身也发生两大关键变化,第一,持有比特币可获取利息,息率甚至高达6%,在全球超低利率环境下,尤其是欧美采取零利率或负利率,6%的息率足以吸引投资者。第二,虚拟货币也建立了自己的完整生态,我称之为虚拟货币华尔街(CryptoWallStreet)。如果说2017年虚拟货币还停留在前卫的概念上,那么现在,数据公司、智能合约、交易平台等各项基础设施都在健全,所以虚拟货币也在铺设自己的华尔街之路。

第一财经:为何比特币价格不会复制2017年走势?当年一路攀升至20000美元高峰,次年又跌至3000美元谷底。

范励翔:我认为该资产正在逐步成熟,行业生态和2017年全然不同,相信也会反应在价格上。我认为比特币的价值,三分之二是科技股的成长性,三分之一是储备价值。一方面,它具有一定储备价值,但又不像人民币、美元那么稳定;另一方面,它和科技股一样具有波动性,而且一整套生态系统的背后有技术支撑,这将有助比特币的价格建立。比特币仍处发展初期,我关注的下方支撑位是,可能跌至15天移动平均线即24000美元,或者250天移动平均线即13500美元。

第一财经:那么什么会引发比特币大幅回调?

范励翔:导致资产价格波动的原因并不明确,我认为是人们在贪婪和恐惧之间寻求平衡。价格过高的时候,买家会试图收手,事实上比特币已经在盘整。许多时候人们试图找寻涨跌背后的原因,我认为是进展得太快,这么解释听上去有点简单粗暴,但就是没有这么复杂。

第一财经:机构投资者的参与也平抑了价格震荡吧?

范励翔:完全同意,1月比特币价格曾跌至30000美元附近,许多投资者有意在该价位入场。2013年和2017年,比特币都曾在暴涨之后暴跌八成,不过这次我不认为会有这样幅度的回调。

第一财经:比特币价格如此动荡,黄金则通常被视为避险资产,两者拥有截然不同的基因,比特币为何会被视为黄金的替代?

范励翔:比黄金波动更大,但又能称之为避险资产的,过去百年当中,白银就是这样一种存在,白银被视为穷人的黄金。1968年,范达集团在美国推出了第一只黄金ETF,我和很多黄金买家交流之后发现,他们中的许多人都买入了比特币,他们担心去年以来美国对抗疫情加大刺激,造成债台高筑、激进扩表等问题,认为比特币具有一定储备价值,这是他们买入比特币的原因。

第一财经:黄金2020年劲升24%,创十年最佳表现,今年不确定性减少,疫苗接种稳步推进,您是否仍然看好黄金?

范励翔:黄金去年触及2089美元/盎司,创下新高,从交易技术层面上来说很关键。说到黄金,我关注的一项指标是实际利率,即银行利率减去通胀,美国银行能给你的利息是0.5%,通胀在2%,意味着如果把钱存在银行每年损失1.5%,购买黄金至少不会贬值。回顾1970年代黄金大牛市,彼时通胀高达10%,银行利率在5%,即实际利率为-5%,那是投资黄金的黄金时期。虽说现在不比当年,但全球通胀回暖,经济稳步复苏,商品价格反弹,相信会提振金价,不过涨势就不及70年代。

今明两年,左右金价的关键是利率将何去何从,这也是市场的争论所在,如果美联储维持零利率,更好的情形下,利率低企的同时通胀回升,将会利好黄金。

第一财经:2021年资产配置当中,大类资产呈现怎样一种比例?与去年的差异在哪里?

范励翔:我和我的客户一直以来遵循六四定律,仓位中六成是股票,四成是债券,但去年底在讨论资产配置策略时,我们打破了四成仓位持有债券的规律。过去40年,那些持有美债的投资者回报丰厚,但当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仅1%水平,还能如何获利?非常困难,何况市场风险还包括美联储加息。基于上述逻辑,我们再来分配那四成仓位,投资者可能会加仓股票,高收益债券(垃圾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国债越来越显示出兴趣,因为中国利率水平高于欧美等成熟市场。

我认为,当前市场最大风险在于成长性股,它们的市盈率、市销率过高,虽说过去一年表现优异,但一些个股的估值已经达到极端,这是我们在建立投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