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少金融机构已明确将“金融科技能力”打造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金融科技已成为金融机构竞争的新赛道。中国人民银行官网1月29日发布消息称,近日,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委员会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认为,2020年人民银行多措并举,打开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建立了金融科技发展评估体系,成功开展金融科技应用试点,推出包容审慎、富有弹性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发布系列标准规则,初步建成金融科技监管框架。
关于2021年的工作,会议强调,以深化金融数据应用为基础,以强化金融科技监管、加快金融数字化转型为主线,以风险技防能力建设为保障,全面提升金融科技应用和管理水平,包括出台新阶段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健全金融科技监管基本规则和标准等措施。
对此,不少以金融科技为经营发力点的科技企业认为,此举意味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时机已经到来。
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审慎监管必不可少。1月26日,2021年中国银保监会工作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指出,要切实加强对互联网平台金融活动监管,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对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加强对银行保险机构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开展金融活动的监管。坚决遏制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防止资本在金融领域的无序扩张和野蛮生长。
不少专家学者认为,对于整个金融科技市场来说,需要一个全面规范化的过程,这种规范可以避免产生大规模的垄断现象,也可以避免出现较大的系统性风险。
多年来,监管与创新间围绕强监管与包容发展的话题一直争论不休。推动金融领域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强化金融科技创新活动的审慎监管至关重要。2020年12月8日,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20年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金融科技应用整体上在法律规范和风险监管等方面是“摸着石头过河”,遇到过不少问题,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面对金融科技的持续快速发展,我们将坚持既鼓励创新又守牢底线的积极审慎态度,切实解决好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郭树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