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观市
1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3%,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4%,较上月回落3.3个百分点,连续11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
生产方面,1月制造业生产指数为53.5%,国内企业生产活动维持活跃。从细分指标看,1月制造业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9.0%,尽管仍低于荣枯线,但指数表现创2020年3月以来新高,印证制造企业投产意愿持续修复。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意引导今年制造业设备升级更新,中长期也有望带动资本开支,拉动制造业投资指标逐步改善。需求方面,1月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52.3%,较上月下降1.3个百分点,部分地区疫情反弹是国内需求受限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局调查显示,1月河北、吉林、黑龙江等地受疫情影响较为明显,个别样本企业反映生产、采购、运输等活动面临一些困难。着眼外需,1月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0.2%,较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但新出口订单指数已是连续第五个月高于荣枯线,制造业海外需求整体平稳。月内海外需求小幅回落,主要受前期圣诞季订单的集中释放及海外疫情蔓延等因素影响,但当前国内外疫苗接种工作持续推进,海内外需求有望趋势性回升。
重点宏观动态
【宏观动态】有关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个人奢侈品市场交易额同比下降23%,但中国内地奢侈品消费有望逆势上扬48%,达3460亿元。业内预计,到2025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wind)【宏观动态】中办、国办印发《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明确,研究制定重大市场风险冲击应对预案,提高各类养老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的权益投资比例,支持社会资本依法进入银行、证券等金融服务业。(wind)
风险提示:疫情变化,货币政策变化,债务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