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月14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和上海市政府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简称“金融30条”)。文件发布后,上海市金融工作局和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立即牵头上海银保监局、上海证监局、自贸区管委会、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建立了上海层面推进工作机制,并将各项举措逐条细化分解为104项预期目标。
这一年来,各单位主动作为、加强协作、精准施策,扎实推动“金融30条”落实落细落地,取得了丰硕成果。截至2021年1月末,全年共实现87项目标,并创造性地推出28项“自选动作”,系统集成的金融改革创新效果不断显现,为基本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了重要支持。
临港新片区金融先行先试取得明显进展
发布《全面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金融开放与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临港新片区从更深层次、在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金融开放与创新发展,加快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推出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300余家新片区企业纳入优质企业白名单。推出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试点,业务规模达7亿元。两项试点举措随后推广到全市产业链供应链和外贸企业。推动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资产转让服务平台(一期)在进博会前上线,首批64家参与机构(其中境外机构40家)覆盖全球4大洲15个国家和地区。取消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资本金专用账户试点,进一步便利临港新片区企业直接投资。开展自贸区高新技术企业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已办理7家企业3100万美元。允许符合条件的新片区企业开展一次性外债登记,已办理18家企业147亿元额度登记。允许注册在自贸试验区的融资租赁母子公司共享外债额度,实现融资租赁母子公司共享外债额度12亿元。
制定并实施《新片区重点企业贷款贴息办法》,为39家企业提供贴息4250万元,90%以上投向高端制造、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创新股权投资方式取得突破,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等五大行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获批通过其附属机构在沪开展股权投资业务。截至目前,中行、建行、工行、农行、交行、浦发等13家银行设立新片区分(支)行。
记者还了解到,上海银保监局发布《上海自贸试验区(含新片区)保险分支机构设立、迁址、撤销备案管理办法》,推动保险分支机构市场准入“审批”改“备案”。中证资本市场法律服务中心落户新片区,更好地服务资本市场建设。上海金融法院发布《服务保障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金融开放与创新发展的若干举措》,深度对接新片区金融制度创新。深化“放管服”改革,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将融资租赁等的变更审批权限下放至新片区管委会。发布《新片区创新型产业规划》,提出新片区金融发展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
配置全球金融资源能力持续增强
一年来,上海金融开放创新成效显著。低硫燃料油期货、国际铜期货正式挂牌交易,成为继原油、20号胶之后在上期所上市的国际化期货品种。推出国内首批挂钩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利率期权产品。债券作为期货保证金业务在境内期货市场全面实施。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接入自由贸易账户体系,首次实现银、证、保全覆盖。
一批全国“首家”“首批”项目落地。首家外资独资寿险公司——友邦人寿;首家外资控股合资理财公司——汇华理财;首家外资独资公募基金——贝莱德基金均落户上海。富达国际、路博迈、范达投资、联博投资等陆续提交独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设立申请。全国8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中有4家落户上海。全国31家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有28家落户上海。
外资持续加速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截至2020年12月末,共有905家境外机构主体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持债量3.3万亿元,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3.2%。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债券市场,推出特殊结算周期服务(T+N)。推出境内首只专门投资法国股票市场的跨境ETF产品。中央结算公司与国际掉期与衍生工具协会(ISDA)联合发布《使用人民币债券充抵场外衍生品交易保证金》白皮书。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8个试点项目已完成登记。第二批试点项目已进入公示阶段。交银金科、汇丰金科两家金融科技子公司等陆续落地。先后成立金融科技产业联盟、智能投研技术联盟
人行上海总部与上海高院联合发布《关于合作推进企业重整优化营商环境的会商纪要》。上海高院发布《服务保障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若干意见(中英文版)》。上海金融法院在全国率先印发关于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机制实施的具体规定。推动境外机构自主选择签署NAFMII或ISDA衍生品主协议取得突破,已有6家境外机构和1只非法人产品签署ISDA主协议进入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
金融支持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多点发力
上海积极探索开展长三角金融服务“同城化”,发布《关于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深化落实金融支持政策推进先行先试的若干举措》,提出融资抵押品异地互认、推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