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1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3%,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
1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4%,较上月回落3.3个百分点,连续11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
点评
小型制造企业经营压力仍存。1月制造业PMI指数环比小幅下降,但自去年3月起,制造业PMI持续位于荣枯线以上,制造业仍维持在景气度区间。
着眼不同规模企业的表现,月内小型企业经营压力仍存。一方面1月大、中型企业PMI指数分别为52.1%和51.4%,继续在保持荣枯线以上,大、中型制造企业经营状况平稳。另一方面,尽管1月小型企业PMI指数较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但当月仅为49.4%,仍低于临界点,在海外疫情和大宗商品价格上行的共同影响下,国内部分小型制造企业面临进口原料采购周期加长、运输成本增加等问题,经营改善进度有所放缓。
供给稳健,需求受疫情短期扰动。生产方面,1月制造业生产指数为53.5%,国内企业生产活动维持活跃。从细分指标看,1月制造业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9.0%,尽管仍低于荣枯线,但指数表现创2020年3月以来新高,印证制造企业投产意愿持续修复。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意引导今年制造业设备升级更新,中长期也有望带动资本开支,拉动制造业投资指标逐步改善。
需求方面,1月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52.3%,较上月下降1.3个百分点,部分地区疫情反弹是国内需求受限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局调查显示,1月河北、吉林、黑龙江等地受疫情影响较为明显,个别样本企业反映生产、采购、运输等活动面临一些困难。
着眼外需,1月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0.2%,较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但新出口订单指数已是连续第五个月高于荣枯线,制造业海外需求整体平稳。
月内海外需求小幅回落,主要受前期圣诞季订单的集中释放及海外疫情蔓延等因素影响,但当前国内外疫苗接种工作持续推进,海内外需求有望趋势性回升。
风险提示:外部市场发生黑天鹅事件造成剧烈波动;主要工业原料价格超预期调整;下游需求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