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达沃斯论坛上,失业率和债务水平飙升、世界不平等状况加剧以及气候变化等成为与会者的主要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欧洲北部的小镇达沃斯总会在1月末热闹起来。来自全球的政治精英和企业领袖们汇聚一堂,讨论全球的挑战与机遇。
但过去不平凡的一年,令这场全球关注的论坛有了更多的意义,2021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主题便是“大重构”。正如多位演讲者在讲话中所讲的一样,过去的达沃斯论坛更多的是总结讨论世界经济的过去与未来,以及新的技术趋势,今年的达沃斯论坛则是在一场危及生计、不平等现象不断扩大的危机的背景下进行的,这将决定世界的未来。
1月29日,“达沃斯议程”对话会最后一天。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1月29日的特别闭幕演讲中表示,“未来将如何,这取决于我们现在做出的决定”。
在全球经济陷入严重危机的情况下,失业率和债务水平飙升、世界不平等状况加剧以及气候变化等成为与会者的主要议题。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表示,在大流行之后,需要帮助世界进行“大复位”,新冠疫情危机向我们表明,我们的旧系统已经不再适合21世纪。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则在论坛上表示,新冠疫情引发了近一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暴露了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与脆弱性。
“我们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在2021年,我们必须解决这些脆弱性,并使世界步入正轨。现在也是时候改变路线,走可持续的道路了。”古特雷斯说。
阻止不平等状况的加剧
英国非政府组织乐施会(Oxfam)在1月25日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在对79个国家或地区的295名经济学家进行调查后,87%的受访者认为,新冠疫情导致本国收入不平等情况的加剧或者大幅加剧。
乐施会表示,全球最富有的1000个人可能在9个月内就能够挽回疫情对他们造成的损失,世界上最贫穷的人则需要花费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够从疫情当中恢复过来。
同日,国际劳动组织在一份报告中称,过去的一年里,全球至少有2.5亿个工作岗位消失,这是十余年前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的四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斯(GitaGopinath)也强调,能否控制好疫情是经济复苏的关键,这场危机持续的时间越长,成千上万的就业岗位面临的风险越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过去的一年时间里世界各国都采取了各种政策,应对不平等加剧带来的挑战。
西班牙总理佩德罗·桑切斯(PedroSánchez)表示,西班牙青年的高失业率是“不可接受的”,他也了解到疫情令本已存在的不平等现象更加凸显,尤其是妇女在经济上变得特别脆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西班牙设立了一个特别基金,来帮助年轻妇女进行技能培训、数字技能学习以及找工作。
一个显著的现象是,远程办公及数字技术正在令很多行业的办公方式发生改变。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HaruhikoKuroda)举例称,疫情下很多公司开始居家工作、大学开设网课等,数字化将会在疫情后得到进一步推动,以促进今后的经济增长。
新加坡国务资政兼社会政策统筹部长尚达曼(TharmanShanmugaratnam)也指出,很多企业不会恢复过去那种长时间面对面互动的工作模式,远程办公会在疫情得到控制后仍被保留,一种“混合经济”正在形成。
但尚达曼警告说:“你必须确保专业知识人员以及其他更加适应远程工作的人,在远程工作的比例扩大后,与蓝领工人和确实需要实地进行工作的人之间的不平等,不会在这种趋势下产生更大的不平等。”
尚达曼认为,提升整个员工队伍对数字技术的使用,通过这些数字技术提升这些员工的工作效率是极为必要的。而政府的任务则是与企业进行合作,以帮助劳动力进行调整,从而进入“包容性增长的新阶段”。
印度妇女和儿童发展部长SmritiZubinIrani也在论坛上分享了印度的一些经验。在印度,数亿的农村居民缺乏使用数字工具的技能,印度政府则通过设立遍及印度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中心,提供一系列的电子政务服务,提升农民的数字素养。
“我们必须努力确保那些没有数字技能的人能够同样有机会。”SmritiZubinIrani说。
黑田东彦也表示,应鼓励企业和教育的数字化,以为进一步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提供动力。
除了因数字化鸿沟扩大、疫情带来的经济打击等因素所造成国内的不平等现象的加剧外,多名与会者认为,国家间的不平等性也在增加。
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Macron)认为,“只有考虑更多与不平等现象作斗争,我们才能摆脱疫情的影响。”
马克龙认为,经济的金融化导致人们关注“与创新或工作无关的利润”,而国家需要对一些过时的做法进行改进,在应对科技巨头造成的挑战时转向政府干预。
IMF总裁克里格奥尔基耶娃(KristalinaGeorgieva)指出,疫情扩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从全球范围内来说,应对危机的全球合作显然没有达到标准。
李显龙在演讲中指出,在过去的一年当中,国界封闭、城市封城,很多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受到巨大打击。在前所未见的疫情冲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