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净增100万中等收入群体 北京将建国家共同富裕示范区
时间:2021-02-01 00:00:00来自:中国经营报字号:T  T

2021年1月23日上午,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北京市市长陈吉宁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在对“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规划中表示,民生福祉将明显提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随后,北京市发改委发布消息称,正在提交北京两会审议的北京“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该草案提出,北京将创建国家共同富裕示范区。北京市发改委主任谈绪祥表示,“十四五”时期,北京市将坚持共同富裕方向,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努力实现净增100万中等收入群体,“在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对此,北京融信数联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于笑博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很早以前就听到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但一直觉得是未来的事,当“共同富裕”4个字被写入北京“十四五”规划,不仅觉得有些震惊,心里更有一种踏实和幸福感。

那么,“国家共同富裕示范区”怎么建,一时间,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创建共同富裕示范区

“北京将从强基、扩中、提低、调节4个方面推动落实。”谈绪祥表示,“强基”就是要以高质量发展夯实居民增收的基础;“扩中”就是要多措并举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低”就是要千方百计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调节”就是要发挥好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社会政策调节作用。

北京“十四五”规划起草组成员张强(化名)在受访时介绍,“十四五”时期,对于百姓关心的收入问题,本市划定好“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的目标。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中心主任张建平表示,北京是中国最发达经济省份之一,人均GDP达2万美元左右,人均可支配收入7万元左右,这是北京的经济基础,再加上北京现有经济结构已经是高度的服务化和高技术化,所以北京已经属于标准的发达经济体的结构。基于这样的经济结构,使得北京在全国有条件和基础、能力率先创建共同富裕示范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北京各区县已经在包括基础设施改善在内,形成了良好的软件和硬件基础发展条件。创建共同富裕示范区,已经到了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

在谈到北京创建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优势时张建平说,北京第一位的优势是人才优势,作为国际化大都市,聚集了来自海内外各行各业的中高端人才,这些人才是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非常重要的引领性力量;第二是北京国际化优势,作为全国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先行先试城市,设立了北京自贸试验区,北京未来在发展过程中加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力度,加强市场竞争,形成新的国际比较优势,潜力巨大;第三是高科技产业优势,中关村科技园区有一大批世界知名的独角兽企业和互联网平台企业,都处于蓬勃发展轨道上。

但要创建共同富裕示范区并非一路坦途。张建平认为,困难主要集中于一是广大领导干部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在服务意识,特别是政府服务企业的意识,塑造新型政企关系方面,北京和上海、深圳相比还有很多可借鉴的地方。二是在提高干部综合素质方面,特别是提升区县基层干部素质方面来说也有很大空间。三是要符合发展趋势,进行合理的精细化的政策和管理。在这方面北京和南方比有较大差距。

“实现共同富裕是北京‘十四五’规划的目标,这对全国其他省市起到了很重要的示范作用,但全国各省区发展差距巨大,发展的条件和基础也不一样,不可能同步推进共同富裕,这就意味着北京要做领头羊和先锋队,探索对全国其他省市具有借鉴意义的共同富裕之路。”张建平说。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北京‘十四五’将通过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加大教育、社会保障和住房等方面的政策更有利于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稳定发展,减负前行。”于笑博表示,作为有效支撑北京市疫情防控的数据分析公司,虽然在疫情初期对公司业绩有所影响,但2020年全年同比2019年增长80%,而在“十四五”时期,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作为北京的一个细胞,“我们有信心和团队一起实现共同富裕。”

壮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北京将如何实现“共同富裕”?这其中最简单直接的办法之一便是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北京将保持就业规模基本稳定,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和宏观政策预警机制。”张强披露,“十四五”时期将实现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400万人左右,新增高技能人才7.5万人;提高城市运行服务保障岗位吸引力,着力解决住宿、权益保障等问题;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城镇调查失业率控

制在5%以内。

在居民收入方面,北京市将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有效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壮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促进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张强解释,“十四五”时期,本市经济发展基本面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变,在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经济结构加速转型,将对居民收入增长起到稳定支撑作用。

“北京将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

制,稳步提升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一线职工工资待遇。”张强说,北京将研究制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行动计划,大力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

除了优化居民收入之外,北京市还将在教育方面、社会养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