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智慧活力共享 成都借力大运会为城市赋能
时间:2021-02-01 00:00:00来自:中国经营报字号:T  T

2021年1月30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大运会”)倒计时200天。

在成都龙泉山脚下,大运会的“一场三馆”——即4万座席的体育场、1.8万座席的多功能体育馆、3000座席的游泳跳水馆和小球馆已然矗立在蓝天之下。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场馆建设和基础设施提升部陈忠逸介绍,截至2020年底,49个场馆中,新建13个已经完成7个,改造36个已经完成14个。“剩余场馆将在2021年4月底全部陆续完成建设和改造工作,确保大运会测试赛的推进。”

与此同时,成都已经连续发布三批次《成都大运会餐饮服务机会清单》,面向社会公众集中释放大运会餐饮服务领域市场机会,直接为企业开放了共享大运机遇的“快车道”。

“绿色、智慧、活力、共享”,正是本届大运会的成都理念。这一理念的延伸则是成都举办大运会的目标所指——“谋赛就是营城,营城就是惠民”,以举办大运会为契机,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能力和社区生活品质,带给市民认同感和归属感。

“不论从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层面,还是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层面,建设赛事名城,都是其中的应有之意。而大运会的举办,正是成都当前建设赛事名城的重要抓手之一。”成都市体育局局长熊艳说。

场馆建设全面冲刺

站在大运会主场馆的大厅里,头顶的钢架之上是由12540块玻璃组成的“太阳神鸟”图案。2021年8月18日,这里将被大运会的火炬点亮。

按照计划,这个容纳4万座的体育场,从2020年4月28日正式开工以来,24小时不停工地建设,将在2021年4月30日竣工验收。目前,场内正在安装座椅等工作,场外则开始进行园林绿化工作。

这样紧张、有序的建设场景,正在大运会的49个场馆里同步推进。截至2020年底,已经完成新建场馆7个,改造场馆14个。

“本着绿色、节俭、必须办会的各项要求,我们对新建体育场馆进行了可持续发展和开发的建设、规划。”陈忠逸表示,比如成都高新体育中心,既要考虑大运会的赛事标准,还要考虑2022年第56届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的需求,因此建设时就要为后期赛事做好预备,避免再次改造。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除了东安湖、凤凰山等区域新建场馆之外,成都将改造的场馆重点则放在了高校里面。据介绍,本届大运会使用的改造高校场馆就达到19个。“按照国际大体联要求的标准,对成都市内部分高校现有体育场馆进行改造,也同样考虑到高校后期的可持续运营和管理。”陈忠逸介绍说。

此外,与其他国际性赛事建设运动员大运村不同,本届大运会的大运村在成都大学校园内。大运会成都大学项目指挥部综合协调组相关负责人王涛介绍,组委会在成都大学校园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原有的学生宿舍、餐厅、篮球场、田径场、教学楼、图书馆等约28万平方米空间,新建代表团公寓、游泳馆、田径场、综合服务大楼、行政保障大楼、医疗大楼等38万平方米。

此外,大运村医疗中心的主体建筑8382.65平方米也已封顶,这是大运会有史以来单体规模最大的运动员村医院。现已经进入内部装修阶段,按“二级甲等医院建设、三级医院服务标准”为大运村提供急诊、创伤、康复和护理等门诊及住院服务保障。预计2021年7月份试运行。

与此同时,无论是新建还是改造的场馆,都凸显出了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的思路。比如新都区香城体育中心通过场馆合建,创造出环境优美、安静宜人的体育运动公园。该项目作为区级体育中心,除比赛功能外,还充分利用内部空间,设置了服务全民健身的球类训练厅、健身房及配套商业休闲用房,而两馆间的中庭及下沉庭院,则将这些核心空间有机串联起来,可用作风雨健身广场。

为此,成都设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去思考大运会遗产和未来的可持续使用。尤其是如何为老百姓所用,如何为城市所用,同时通过创新性举措进行商业开发,这已然成为成都提前考虑和谋划的课题。

释放大运新机会

2021年1月26日,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市场和食品管理部发布第三批次机会清单,主要为设施设备类,包括厨房设备、小型餐厨具、工器具、一次性餐具、餐桌椅、总仓、现场仓储共计7大类设施设备需求,涵盖各品类小项350种左右。

记者注意到,在2020年9月3日,备货周期较长、食源性兴奋剂和生产加工要求较高的食材种类被列为第一批食材供应商机会清单,包括肉食类、水产类、蔬菜类三大类12项内容。

2021年1月20日,大运会餐饮服务第二批机会清单,发布包括水果蔬菜类、蛋类、中式点心、烘焙类、乳制品类等共计10大类食材食品需求,各细项品类约550种。如今,第三批机会清单主要针对设施设备,成都的“机会”显然有其内在的逻辑。

在大运会市场和食品管理部相关负责人的眼中,成都的“机会”并不仅仅是服务大运会,他们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借助大运会的“时和势”,从食材采购、供应链保障、厨

房设备设施及赛事餐饮专业服务等各个环节入手,进一步释放大运会餐饮服务过程涌现的产业链、服务链及配套链市场机会,为城市做优产业基础。

“我们前期也对成都本土企业进行了系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