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地方吹响数字经济号角 浙江、上海、北京、广东打算这么做
时间:2021-01-29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加速了数字经济的发展,网上零售、外卖、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新业态加速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的营业收入保持两位数高增长。

与此同时,疫情还加剧了外部变化,我国面临的遏制打压有所升级,高端芯片、科技软件等薄弱项愈发凸显。我国要把握住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发展机遇,需要数字经济更高质量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2021年各地均强调大力发展数字经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各个省份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发现,北京要建成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广东提出要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高地,上海提出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浙江明确要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福建要打造“数字应用第一省”等。

从各省工作布置来看,2021年将继续投入5G基站、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新基建,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会加快,将推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攻关,交通、医疗、养老、文旅等更多场景将推进数字化应用。

推动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过半

数字经济发展较快的几个省份,均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

浙江表示,“十四五”时期要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左右。2021年将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加快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以上等。

2017年以来,浙江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推动提升数字企业竞争力,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十三五”期间,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1%,2020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6800亿元。

上海明确提出,将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推进经济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治理数字化。包括加快发展在线新经济,聚焦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电商平台等重点领域,布局一批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加快建设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努力建设成为国际数字经济网络的重要枢纽等。

数据显示,上海2020年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50%,上海虽然没有阿里、腾讯,但上海企业在网文、本地生活服务、第三方支付等市场份额占比很高。

北京提出,到2025年建成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十四五”时期力争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7.5%左右。“十四五”时期,北京将加紧布局5G、数据平台、车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打造多个世界级智能制造“灯塔工厂”,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以数字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契机,组建北京国际数据交易所,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数字贸易开放体系和跨境服务支撑体系。

2020年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8%,居全国前列。拥有诸多科研院所,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以及作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北京的数字经济也颇具特色。

作为电子信息制造业大省的广东,提出要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到2022年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6万亿元,占地区GDP比重超过50%。

2021年,广东将巩固数字产业发展优势,推进人工智能、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产业发展壮大。大力发展5G产业,推进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快4K、5G技术规模化应用。建设工业互联网示范区,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产业链企业上云上平台。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和开发利用,加强数据产权和个人信息保护。

新基建投资加速

2020年我国加大了新基建领域的投资力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新基建实现了18.7%的增长,2021年新基建领域投资仍然是热点。

上海2021年将新建8000个室外5G基站,加快建设国际数据港。北京将推广应用千兆固网、IPv6,新增5G基站6000个,建设基于区块链的可信数字基础设施,加快人工智能算力算法数据一体化开放服务平台建设,统筹谋划卫星互联网、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节点建设。

北京市科委主任许强表示,“十四五”期间,北京发展数字经济的第一要务,就是加大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数据中心、云服务、信息传输、感知、数字孪生、边缘计算技术的布局和运用。还要部署底层技术,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数字“可用不可见”。

需要指出的是,何谓“数字经济”,各方标准不一。但大家普遍认同,数字经济大体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包括IT、互联网企业。产业数字化,则是将云计算、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到实体经济,提升其产出效率。

腾讯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分析师李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数字经济的新业态新模式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不受地理区域的限制,只要能联网,一个企业可以为全国各地消费者提供服务。这样的话,各地互联网企业及其提供的服务,有一定相似性。不过,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也呈现出地域特色,比如云计算的主要服务商,集中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数字文化企业,多聚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贵阳、天津等地聚集了一批以提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