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威尔:调整量宽为时尚早,货币政策非资产上涨重要因素
时间:2021-01-28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北京时间周四凌晨三点,美联储公布1月利率决议,维持联邦经济利率在0-0.25%不变,维持每月1200亿美元资产购买计划不变,符合市场预期。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重申,承诺使用所有工具支撑美国经济。决议公布后,美元震荡上行,美股、黄金承压走低。

鲍威尔:经济面临下行风险,调整量宽为时尚早

决议声明显示,美联储致力于运用其全方位的工具来支持美国经济,从而促进实现最大限度的就业和物价稳定目标。

美联储认为,COVID-19大流行正在美国和世界各地造成巨大的困难。近几个月来,经济活动和就业复苏步伐有所放缓,疲弱集中在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部门。需求减弱和油价下跌一直在抑制消费价格通胀。总体金融状况仍然宽松,部分反映了支持经济和美国家庭和企业信贷流动的政策措施。

美联储重申,未来经济的走向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毒的传播过程,包括疫苗接种的进展。持续的公共卫生危机将继续影响经济活动、就业和通货膨胀,并对经济前景构成相当大的风险。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提及新政策框架指引,致力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实现通胀率适度高于2%的目标,使长期通胀预期保持在2%的水平。在这些成果实现之前,将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

美联储称,未来将继续每月增持至少8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400亿美元的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直到在实现委员会最大就业和价格稳定目标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密切关注各种影响经济前景的因素,评估包括公共卫生、劳动力市场状况、通胀压力预期等方面的数据,准备酌情调整货币政策的立场。

鲍威尔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疫情仍然带来相当大的下行风险,原因之一是疫苗推广的缓慢,第二是病毒的变种,要达到群体免疫还需要一段时间。

美联储主席再次强调了财政刺激的重要性,认为财政政策的支持将有助于抵御经济低迷,限制对经济的持续损害,是绝对必要的。现在距离全面复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直以来,(美国政府)对美国经济下行的财政响应都是强有力的和持续性的。

鲍威尔认为目前美联储高度宽松的政策是非常合适的。当被问及是否认为美联储的行动可能导致股市不稳定。他表示,自己不认为货币政策是泡沫交易的主要因素。“设定资产价格有很多因素。如果看看过去几个月推动资产价格的真正因素,那不是货币政策。主要是对疫苗的期望,也包括财政政策。利率和资产价值之间的联系可能不像人们想象那么紧密,因为在任何特定时间都有很多不同的因素在推动资产价格。”他补充道。

在通胀问题上,鲍威尔称美联储将保持耐心,如果看到短期的通货膨胀小幅上升,美联储不会做出反应。现在看到的任何情况都不太可能导致令人不安的通货膨胀。当然如果出现这种需要,美联储会有对付高通胀的工具。

对于外界关注的美联储可能很快开始考虑调整每月资产购买计划的担忧,鲍威尔认为这还“为时尚早”,他表示,美联储专注于完成自己的工作,这就是支持经济,给予经济所需的支持。

对于就业市场,鲍威尔认为美联储可以在解决不平等问题方面发挥作用,如果大量的人口处于失业状态,那就不是充分就业。

经济前景与政策预期

加拿大皇家银行经济学家ClareFan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通胀率和债券收益率都在上升,但按历史标准来看,两者都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在经济复苏更加稳固之前,美联储的首要任务仍然是保持低利率。今年春季,市场可能会看到CPI增长率暂时上升,因为去年春季能源价格暴跌设定了一个低门槛,但这至少会在夏季得到部分缓解。

美国汇盛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陈凯丰则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疫苗分发接种符合预期的情况下,他对美国经济持乐观态度,预计GDP增速有望突破6%。他认为目前美联储的位置尴尬,流动性下股市的泡沫已经产生,美联储也许讨论了资产购买规模的后续计划,显而易见的是缩减带来的市场风险不容忽视。

正如美联储所述,疫情因素依然是美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美国总统拜登在上任伊始签署一系列行政命令,指示各机构使用《国防生产法》加强抗疫力度,本周他还将100天内接种新冠疫苗的目标从1亿上调至1.5亿。

数据显示,美国经济的复苏呈现不平衡性。受益于需求回暖,占经济8%左右的制造业接近恢复正常水平,1月Markit制造业PMI刷新历史新高,新订单和产出分项指数初值创近七年高位。另一方面,限制措施正在对就业市场造成影响,失业金申请人数小幅回升,以餐厅、零售为代表的服务行业生存环境面临考验,进而打击了占经济近七成的居民消费。

随着疫苗分发和接种进程推进,华尔街普遍预期美国经济有望在今年晚些时候逐步恢复正常。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稍早前将美国今年GDP增速从3.1%上调至了5.1%。

ClareFan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道,病毒死灰复燃和各地限制措施再次对经济活动造成压力,经济增长可能一季度放缓,然后在今年晚些时候加速,具体情况视疫苗的有效性而定。乐观预计,下半年预计将有足够多的人口接受疫苗,这样各地可以逐步放松遏制措施,医疗部门的压力也会显著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