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观点:身份转换后的耶伦、拜登,分别说和做了什么?
一周之内,耶伦(前美联储主席、现提名美国财政部长)、拜登(奥巴马时期的前副总统、现美国总统)身份实现转换。面对特朗普政府留下的诸多困境,他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身份转变:从美联储到财政部。为什么耶伦是美国财长的不二人选?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1)经验深厚,盛名卓著;2)沟通能力出色,有助于任财长时协调各方利益;3)真正关注失业;4)所遵循的实用主义和拜登的立场不谋而合。
财政:短期内大力度的财政刺激利大于弊。耶伦敦促政府加大财政刺激力度,这和拜登的1.9万亿财政刺激不谋而合。尽管1.9万亿中掺杂了不少非当年支出、以及已经在已通过法案内的财政支出,但新增部分仍然意味着美国2021年不会出现财政赤字的快速收窄,仍处于战后规模最大的财政刺激阶段之中。财政赤字的高增,如果缺乏货币政策的配合,可能会导致无风险利率上行过快,从而可能产生资产价格和实体经济的收缩效应。对于这种担忧,耶伦暗示其出现的可能性并不高,她对于当前的低利率环境是非常认可的。
汇率:弱势美元时代或将结束。耶伦虽然没有明确支持强势美元政策,但她表示美国将不再寻求通过刻意压低美元。仍然庞大的2021年财政刺激计划确实需要美联储扩表给予配合,但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形是美联储扩表速度明显较2020年放缓,从而可能较之欧日英央行,出现更大幅度的边际偏紧的变化,或将小幅推升2021年美元指数。
就业:关注美国工人,特别是服务业、少数族裔和妇女群体。我们认为,耶伦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将会着手对劳动群体培训、基建等方面制定投资计划。同时,耶伦在听证会中大力支持清洁技术、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领域的发展,认为其在有效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同时,能够为美国人创造就业。这或是未来耶伦减少长期制造业失业人群的一大法宝。
外交:与盟友合作vs美国利益优先。耶伦表示将寻求与美国的盟友合作的方式来应对中国,改变特朗普政府为了美国利益不惜和盟友产生冲突的孤立主义路线。但当头一棒的是是,默克尔对拜登的警告,结合近期中欧CAI的签署,美国是否能与欧盟结成紧密同盟有待评估。我们认为,短期内耶伦最紧迫的任务仍是应对疫情,但当美国从疫情的泥沼中逐渐解脱出来后,耶伦的工作目标可能更多的转向全球事务,中美关系可能再度面临挑战。
拜登上台至今兑现了多少承诺?拜登近几日的工作重心放在纠正特朗普执政期间的错误政策,以及应对新冠疫情、提供经济补贴上,这也是对其竞选时承诺的兑现。
本周高频数据:欧元区制造业PMI维持扩张区间,美国成屋库存继续走低
疫情:本周英美新增确诊病例继续回落,12月以来强化的防疫措施或显成效。
景气:欧元区制造业PMI维持景气,日本制造业PMI重回收缩区间。
供给与就业:日本工业生产低迷。需求:12月英国零售销售不及预期。
通胀和油价:交通运输价格推动英国12月通胀上升,EIA原油库存增加,油价涨势放缓。
房地产:美国成屋库存继续走低。货币政策和汇率:欧央行维持宽松立场,欧元温和升值。
全球宏观日历:关注美国Q4GDP初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