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同中国政府部门沟通,以确定今年会议的日期。
进入2021年,人类依然被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威胁所笼罩。值此全球抗疫的关键阶段,世界经济论坛定于1月25日至29日以线上方式举行“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月25日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对话会并发表特别致辞。
1月22日,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兼大中华区首席代表艾德维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指出,从去年年初开始肆虐的新冠疫情已经严重挫伤了国际信任和协作,并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国际系统遭受破坏。各国必须重建信任,增强国际合作,以应对全世界面临的很多共同的挑战。
在为期五天的讨论中,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位政商界和社会组织领导人将围绕“把握关键之年,重建各方信任”这一主题展开交流,探讨如何应对新冠疫情下全球面临的经济、环境、社会、技术等挑战,寻求合作抗疫和推动经济复苏的方案。
艾德维表示,国际社会非常期待听到习主席以及商界代表分享中国在疫情防控、经济复苏等领域的观点和经验。在谈到中国的经济表现和发展前景时,他表示,中国强劲的经济复苏拉动了整个地区的经济,也为其他国家带来了强烈的信心和有益的参考。
不仅如此,艾德维表示,率先走出疫情阴影的中国将继续吸引外国投资者的目光。他指出,过去四年,世界经济论坛一直在密切关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展,很高兴地看到中国在逆境中依然坚持扩大开放的既定政策,而且在疫情暴发后签署了RCEP、完成了中欧BIT谈判。这些信号给外国投资者吃下了“定心丸”,让他们对中国的经济转型充满信心。
新冠疫情令国际信任受挫
《21世纪》:世界经济论坛首次将冬季年会搬到线上,并将其命名为“达沃斯议程”。你个人对这次会议有什么期望?
艾德维:通常,我们都是举行线下会议,但受疫情影响,这显然无法做到。但面对疫情造成的巨大冲击,我们迫切需要把政界、商界、公民社会等各界领军者聚集在一起,就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和社会重启进行对话。去年,全球肆虐的疫情严重挫伤了国际信任和协作,并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国际合作系统受到破坏。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的年会也将是一场工作会议。我们期待政府、商界和公民社会的领军者能众志成城,为重建信任、加强协作而努力。
习近平主席将受邀在会上发表特别致辞。在这场疫情中,中国是最先走出阴影的国家。我相信,世界会非常渴望听到习主席以及其他中国政府官员和商界领袖分享中国的经验,这对于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将有巨大的帮助。
《21世纪》:与往年相比,今年会议的规模是否有所缩减?未来是否会更多地举行线上会议?
艾德维:目前,已有来自70多个国家/地区的1500多名代表确认参会,这与之前的规模一样,可能陪同人员会少一些,但我们依然得到了企业CEO们的支持。我们并没有看到大家对今年会议的热情有所减少,实际上,大家都对当前形势有一种紧迫感——世界正处于十字路口,都希望能够为共同关心的重大话题献计献策。
有趣的是,世界经济论坛因举办大型年会而被外界所知,比如冬季达沃斯和夏季达沃斯。但实际上,我们的大部分工作是与各群体的领军者就各种问题开展交流和合作,比如ESG框架和工业4.0,而这些工作组全年都是在线工作模式。世界经济论坛90%的工作是关于设置行业话题、区域话题的议程,而一年两次的年会则是我们工作成果的展示平台,让大家了解到这些重大议题取得的进展。因此,今年召开线上会议并不是很特殊的事情,我们的工作组将继续在全年举行视频会议。去年,在疫情期间,我们大约在线上召开了1000场会议。未来,我们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结合的形式。当然,全球政商领袖都希望可以尽快线下见面,他们都很想念面对面的交流,这对于重建信任至关重要。
《21世纪》:我似乎在嘉宾名单上没有看到来自美国的政府官员。你如何评价美国在今年年会上的缺席?
艾德维:冬季达沃斯总是在美国新任总统就职、新政府成立或总统发表国情咨文之际举行。因此,邀请美国政府代表与会总是一个挑战。但让我有信心的是,其他主要国家都会派高级别代表参加会议,比如欧盟领导人。我们看到的是,各方对于参与今年的会议都有很高的热情。往年,总是会有很多来自美欧国家的政商代表,今年也将这样,这为重拾国际信任创造了条件。
夏季达沃斯今年或回归中国
《21世纪》:对于习主席今年的致辞,你有怎样的期待?近年来,达沃斯年会上的“中国声音”越来越多。你觉得其他国家的代表当前最希望获得哪些来自中国的信息?
艾德维:我们对于习主席将在会议上发表特别致辞感到非常荣幸。这将从两个方面释放出非常重要的信号:第一,这反映出各国政府认可世界经济论坛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能够为重建各国信任和联系发挥作用,说明中国相信我们可以发挥“让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作用。第二,这将是一次非常及时的讲话,在中国成功遏制住疫情并重启经济后,世界非常期待聆听来自习主席、中国部长们以及中国企业家的观点。过去四年,我们一直在密切关注中国扩大开放的改革进展。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