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动力源崛起畅通国内大循环
时间:2021-01-25 00:00:00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编者按

西部地区正在成为带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这个正在崛起的中国第四增长极腹地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要素成本比较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在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西部地区这个中国潜力最大的内需市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基点,同时也是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这对于中国和世界都是新的机遇。

成渝:西部新增长极撬动枢纽支点

成都报道

1月1日上午10时,相距280公里的成都国际铁路港和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中,汽笛声同时响起。首列中欧班列(成渝)号列车,带着新年的新气象一路驶向欧洲的波兰罗兹和德国杜伊斯堡。从此,成渝两地开行的中欧班列全部冠以“成渝”名号,再不分彼此。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继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三大增长极之后,中国西部正式启动建设新增长极。

短短一年间,川渝两地以成渝为龙头,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合作热情,在制度创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济民生合作领域均取得重大突破,如同满载的“成渝号”一样跑出了“加速度”。

打造区域协作高水平样板

2020年4月22日,重庆洪崖洞和成都宽窄巷子正式启动战略合作,成为成渝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首个项目。这则不太“起眼”的消息引爆了成渝网友的朋友圈,被戏称为“宽洪大量”组合。

2019年,成渝地区实现GDP近7万亿元,是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三大增长极之后,中国又一个大的区域经济体。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全球风云变幻,我国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立足西部腹地,辐射欧亚大陆的成渝地区,也肩负起向“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转变的新使命。

“成渝地区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健全合作机制,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这既是中央的要求,也是一年来川渝两省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最大共识。

一年中,重庆市委五届八次全会、九次全会,四川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八次全会,都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主题或主要内容;

川渝两省市均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战略引领,统揽“十四五”各项重点工作;

川渝两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共同制定一系列实施方案,一年来签署各类合作协议236份;共同推动开工建设27个标志性引领性项目,完成投资354亿元;包括产业合作在内的重大项目总投资额超5500亿元;两地首批遴选101名干部互派到重要部门和岗位挂职;干部专题培训超6000人;科技专家信息资源共享超3万人……

“川渝两省市这么紧密的互动,是多年来未有的。”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汤继强兴奋地说,“我亲眼目睹这一年来,两地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在积极务实交流合作。可以预见未来的巴山蜀水将会更加生机勃发。”

迎来交通基础设施大突破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长期以来,交通不畅成为川渝经济社会往来的最大障碍,断头路、小慢车让人时常“望路兴叹”。

2020年12月24日,成渝高铁最高时速提升到350公里,成渝间实现高铁公交化运营1小时直达。

同一天,成都-达州-万州高速铁路正式开工,全线设计时速350公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板块“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迎来交通大突破。

位于成都和重庆中轴线的天府新机场2020年底也基本建成,未来将主要承担国际航线任务,而成都是中国与欧洲中心城市空中直线距离最近的地方。

在双城经济圈战略的引领下,过去一年成渝地区在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方面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齐头并进。

川渝两省市共同签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等“1+6”合作框架协议,共同申报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交通强国试点任务近期也获得了交通运输部正式批复,成为川渝两省市落实中央“一盘棋、一体化”发展要求的典型代表。

以高速公路为例,川渝间规划的25条高速公路通道已建成13条,在建4条,并相继实现了第一次联合开工、开通高速公路,不断加强顶层规划设计,互联互通水平大幅提升。如毗邻重庆万州的四川达州,2017年高速公路车流量仅为550万辆,2020年猛增至6300万辆。

29岁的孔成章家住四川遂宁,他在毗邻的重庆潼南区开办了一家竹木制品企业,经常在两地往来:“以前最大的烦恼就是交通不畅,私人面包车又贵又不安全。”

2020年4月23日,重庆市潼南区与四川省遂宁市之间开行跨省城际公交线路,这是成渝地区毗邻区县开行的首条跨省城际公交线路,也是西部首条跨省城际公交线路。

“自从城际公交车开通我就是它的常客,一趟只需要两三块钱,非常方便。”孔成章高兴地说,“对我而言,这差不多就是同城生活了。”

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下考量,依托四通八达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成渝地区,已从内陆腹地变身为开放前沿,承东启西、联通南北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