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我们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区长郭芳1月12日在奉贤区政府工作报告上透露。她表示,过去五年,是奉贤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的五年,是城市功能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城乡统筹显著加强的五年,也是民生福祉显著增进和改革创新显著深化的五年。
昔日不被看好的远郊奉贤,如今以别样的风姿走到世界眼前,不仅在化妆品这一化工细分产业开辟出一条“新道路”,更以“新能源”作为燃料,加速驶上了经济发展“快车道”。未来五年,建设创新之城、公园之城、数字之城、消费之城、文化创意之都……奉贤还将为自己打造更多新名片,贴上更多新标签。
收官之年经济社会发展亮眼
记者获悉,“十三五”期间,奉贤区地区生产总值从801.9亿元提高至1200亿元,年均增长8.4%;区级财政收入由84.9亿元提高至161.6亿元,总量由全市第15位提升至第9位,年均增长1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098亿元,提前一年完成1500亿元目标;实体经济量质齐升,形成“1+1+X”产业体系,获评全国“中国化妆品产业之都”,东方美谷由产业品牌成长为城市品牌。
在改革创新方面,奉贤区的成绩单也同样亮眼。“过去五年,奉贤区加快推进‘两张网’建设,首创‘无科层’审批改革,全市率先实行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六证齐发’,推行可丈量行政执法,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企业上市融资步伐加快,新增上市公司10家,全区A股和H股上市公司累计达到20家。”郭芳表示。
事实上,除整个“十三五”期间外,就连受新冠肺炎疫情巨大冲击的2020年,整个奉贤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是可圈可点。“2020年奉贤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0亿元,可比增长2.5%以上;区级财政收入达到161.6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排名全市第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0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工业投资110亿元,同比增长20.9%。”郭芳表示。
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方面,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1880亿元,同比增长1.5%,规上工业利润同比增长15%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635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提高至34%。此外,2020年奉贤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新增就业岗位2.6万个,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5600人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9400元,同比增长4.2%;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成功蝉联全国文明城区荣誉称号。
记者获悉,2020年奉贤区在各级领导和全区人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的“双丰收”。“新冠疫情发生以后,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坚决打好疫情防控的总体战、阻击战。同时,我们不失时机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达产,出台实施抗疫惠企‘奉十条’等一系列政策举措。”郭芳称。
以经济发展动能加速积聚为例,全区开展招商季活动,线上线下招商996场,新引进实业型项目215个,总投资133亿元,其中亿元或千万美元以上项目26个。资生堂研发中心、欧莱雅美妆科技创造营等重点项目落地,招大引强效果凸显。全力推进“四个一批”项目建设,147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1.9亿元。中生单抗、奥园集团等20个项目开工,昂博生物、康达新能源等11个项目竣工,君实生物、白帆生物等11个项目建成投产。“美谷一号”、联博军民融合产业园等17个东方美谷园中园项目开工建设。
双谷联动美丽健康产业崛起
奉贤区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奉贤形成了“1+1+X”的产业体系,第一个“1”代表美丽健康,第二个“1”代表新能源新材料,“X”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新经济。在这个体系中,包含了“东方美谷+未来空间”这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新经济驱动引擎。
2015年,以化工行业见长的奉贤率先窥见了化妆品产业蕴藏的发展密码,着手打造“东方美谷”这一化妆品产业品牌:“十三五”期间,奉贤走访了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化妆品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企业、协会;与囊括欧莱雅、迪奥、娇兰、纪梵希等知名化妆品牌的法国化妆品谷签订“双谷联动”协议;举办东方美谷国际化妆品大会,邀请世界各大知名化妆品企业参会;优化产业链布局,聚焦强链补链延链,加强化妆品上下游产业集聚等。
五年的发展,东方美谷这片“无人区”在奉贤的开拓下,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有生力量。2020年3月17日,位于上海市奉贤区的东方美谷,迎来了它的第一位世界级化妆品“伙伴”——资生堂。“疫情并没有减缓我们与奉贤合作的步伐。”资生堂中国区总裁藤原宪太郎坚定地说。
如今,资生堂研发中心、欧莱雅美妆科技创造营等重点项目落地,283个东方美谷产业集聚中心授牌签约。奉贤区的美丽健康产业已实现规上工业产值400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至21%,成为全国唯一的“中国化妆品产业之都”。
2021年1月5日,奉贤区人民政府与阿里巴巴(上海)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深化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围绕美妆品牌打造、产业数字化转型、特色文化品牌打造、高品质生活打造、未来城市建设、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六大方向,进一步构建多领域、深层次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