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赚1.4万亿!央企最新家底大披露,2021年改革进度已明确!央企集团层面混改计划也有回应
时间:2021-01-19 00:00:00来自:券商中国字号:T  T

1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介绍2020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了2021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推进中央企业集团层面混改计划,确保央企不发生债务违约、逃废债的工作重点等热点问题。

先来快速了解发布会要点:

1、营业收入恢复正常增长。12月当月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7万亿元,同比增长11.7%,创历史最高水平。2020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0.3万亿元,同比下降2.2%;

2、净利润累计实现正增长。近八成中央企业净利润同比正增长。中央企业实现净利润1.4万亿元,同比增长2.1%。营业收入利润率6.12%;

3、央企负债结构明显改善,偿债能力有所增强。2020年末中央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4.5%,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4、投资和研发投入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9%。研发经费投入同比增长了11.3%,研发经费的投入强度为2.55%,同比提高了0.3个百分点;

5、2020年新增22户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涵盖了近1.8万名关键核心人才;

6、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但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部,不能片面地以混改的数量、比例、进度、范围等作为国企改革的标识。要将改制作为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

7、目前中央企业集团层面还是没有推进引入其他资本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计划;

8、要完善制度、强化监管,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坚持加强党的建设,确保混改推进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

9、力争到2021年底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总体改革任务的70%以上,在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

2020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0.3万亿

国资委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0.3万亿元,同比下降2.2%;降幅较一季度的最低点收窄了9.6个百分点;汽车、矿业、建筑、通信、钢铁等行业累计营业收入保持正增长,其中:钢铁、建筑等行业营业收入增速超过10%。

净利润累计实现正增长。2020年中央企业实现净利润1.4万亿元,同比增长2.1%;近八成中央企业净利润同比正增长。运行质量重点指标持续改善。收入利润率6.12%,同比提升0.01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6.5%,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

彭华岗表示,2020年中央企业效益先降后追,一步一步地把净利润从1到4月下降61.2%的低谷拉升转正,十分不容易。

不仅如此,中央企业还带头降电价、降气价、降资费、降路费、降房租。据统计,2020年降低全社会运行成本1965亿元,其中电网企业合计降低用户用电成本约1080亿元,通信企业贯彻落实提速降费等要求,让利约460亿元,石油石化企业全面下调非居民用气价格,降低下游企业用能成本超过300亿元,为中小企业降本减负,累计减免租金超过75亿元,减免路费超过50亿元。

彭华岗说,中央企业彰显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压舱石”的责任担当。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员刘兴国对记者表示,2020年创新在国企改革发展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中央企业创新投入不降反增11.3%,研发强度提升至2.55%,工业企业研发强度更是达到了3%,逆势提前实现了三年改革行定方案确定的目标。同时,各项改革在压力中稳步推进,为三年行动方案目标的全面完成打下了很好基础。

去年央企混改引入社会资本逾2000亿元

关于混改,彭华岗介绍,2020年,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稳妥有序深化。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挂牌成立,总规模2000亿元,首期募资707亿元。中央企业实施混改超过900余项,引入社会资本超过2000亿元,这方面的工作还在积极推进。

“上市公司已经成为央企混改的主要载体,中央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的资产总额、利润分别占到央企整体的67%和88%。”彭华岗说。

不过彭华岗也强调,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但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部,不能片面地以混改的数量、比例、进度、范围等作为国企改革的标识。

央企集团层面没有推进引入其他资本混改的计划

2020年,东航在集团层面进行了股权多元化改革。但彭华岗表示,目前,中央企业集团层面主要还是保持国有独资或者国有全资,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革。去年一些中央企业集团层面进行了股权多元化的改革,这是主要的方向。

从目前来看,中央企业集团层面还是没有推进引入其他资本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计划。要将改制作为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务求改革实效,避免一混了之。要完善制度、强化监管,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坚持加强党的建设,确保混改推进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

刘兴国分析,未来的混改将继续从多个角度走向深化。一是改革方式的深化,将在分类分层基础上,多路推进。既可以以国企为主体引入民资,也可以以民企为主体引入国资。即可以国资控股,也可以国资参股。二是在改革内容上深化。无论是已经完成混改的企业,还是将要实施混改的企业,都可以在混改的基础上,同步实施其他领域的改革,如员工持股计划、三项制度改革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