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疫情央企收益实现正增长 杠杆从"降"到"稳"预示着什么?
时间:2021-01-20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1月19日,北京下了2021年的第一场雪。都说瑞雪兆丰年,经过一年苦战,央企也迎来了收获。

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国新办举行的2020年央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20年中央企业实现净利润1.4万亿元,同比增长2.1%;近八成中央企业净利润同比正增长;营业收入利润率6.12%,同比提升0.01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6.5%,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人均劳动生产总值59.4万元,同比实现正增长;人均创利14.8万元,同比增长0.5%。

彭华岗感慨,2020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确确实实是大落大起、波澜起伏,但如今成绩尚可,且中央企业经济运行的稳定发展,在带动复工复产、促进供应链和产业链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彰显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压舱石”的责任担当。

从5.1亿到1.4万亿

央企交出的成绩单,实属不易。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创了多数央企,随后国际油价暴跌和政策让利等原因,也给央企的经营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彭华岗透露,2020年2月央企净利润总额仅有5.1亿元,该数值平常应为每月约1000亿元。“几乎可以说是颗粒无收,经历了最困难的时期。”

好在从去年3月份开始,央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效益开始逐月好转,6月已实现正增长,并创历史新高。此后每月均保持了净利润两位数的增长。全年央企累计实现净利润1.4万亿元,同比增长2.1%。“这是一步一步地把净利润从1-4月下降61.2%的最低谷拉升转正,十分不容易。”彭华岗感慨道。

据悉,有近八成中央企业净利润同比正增长。其中2家企业净利润超过千亿元,4家企业净利润超过500亿元,39家企业净利润超过百亿元;24家企业净利润增长超过25%。43家企业净利润增长超过10%。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指出,从这次疫情中企稳经济的经验来看,油气电煤钢等上游能源资源掌握在国企手里,对稳定经济是有帮助的。彭华岗介绍称,中央企业坚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政治账,坚决落实国家政策,助企纾困,降电价、降气价、降资费、降路费、降房租,2020年降低全社会运行成本1965亿元,其中电网企业合计降低用户用电成本约1080亿元,通信企业贯彻落实提速降费等要求,让利约460亿元,石油石化企业全面下调非居民用气价格,降低下游企业用能成本超过300亿元,为中小企业降本减负,累计减免租金超过75亿元,减免路费超过50亿元。

一位不愿具名的国资专家则注意到创新数据,即便是在2020年央企经营困难期,央企研发经费投入同比增长11.3%,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55%,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中央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

李锦认为,在经济困难期,国家仍在科技方面加大投入,研发经费增长比GDP增长要高得多,令人振奋,也为未来几年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述不愿具名的国资专家认为要引导央企加大研发投入,一方面进一步落实央企研发费用税前抵扣政策。另外,还应完善国有企业考核机制,将企业研发投入比例纳入业绩考核体系,强化研发投入强度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考核,加大科技考核奖励力度。该专家还特意指出要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对于承担重点专项任务的领军人才实行年薪制,企业可提取专项激励资金,对领军人才确定市场化激励措施。采取科技型企业岗位分红、项目收益分红,股权奖励、股权认购、股权期权等中长期激励措施。

从降到稳传递什么信号?

近年来,国资央企持续推进降杠杆工作,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彭华岗透露,2020年末,中央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64.5%,同比下降了0.5个百分点,圆满完成3年降低2个百分点的目标。其中,带息负债比率是37.7%,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负债结构明显改善,偿债能力有所增强,守住了不发生债券违约风险的底线。

上述不愿具名的国资专家解释央企负债率能降至64.5%,是因为针对中央企业可能产生的债权兑付风险,国资委组织中国国新牵头成立千亿级中央企业信用保障基金,以市场化方式化解债券兑付风险。其次,中央企业债券融资规模和发行利率基本稳定,存量债券以中长期债券为主,同时,生产经营逐月向好、企业效益企稳回升,债券兑付风险整体可控。该专家透露国资委也重点排查了中央企业中高负债企业、产能过剩行业可能存在的违约风险,加强债券市场监测。

彭华岗也透露,最近国资委专门组织对中央企业的债务风险、债券风险进行了全面排查。从目前排查的情况来看,目前中央企业的信用评级情况还是良好的,资本市场认可度比较高,债券规模总体合理,资金接续是安全可靠,风险基本上是可控在控。他透露国资委下一步由降杠杆向稳杠杆转变,确保大多数企业负债率保持稳定,高负债子企业负债率尽快回归合理水平。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认为,在巩固三年降杠杆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中央提出由降杠杆向稳杠杆转变,主要依据有两点。一是从现实中看,央企目前的负债率64.5%,是在一个安全区间内。其次疫情之后,首要任务就是要顶住经济下行压力,特别是在双循环中发挥央企的作用,所以,杠杆即资金,而资金作为企业发展的血液,特别是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