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四大央行的2020 欧美日扩张出"两个美联储"
时间:2021-01-20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随着疫苗逐渐上市、经济稳步恢复,非常规货币政策一旦启动退出,泡沫可能将会刺破。

央行是现代货币体系的基础和核心,所有货币和信用的创造根源都在于央行。央行资产负债表则为研究货币政策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刚刚过去的2020年,为应对疫情冲击,一些发达经济体的央行大幅扩表,市场将其称为“放水”。2020年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扩张幅度均在30%以上,规模合计扩张了8万亿美元,相当于“再造两个美联储”(2019年末规模为4.2万亿美元)。

2020年,中国央行的扩表幅度相对较小。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总规模为5.94万亿美元,相比2018年末仅小幅扩张11.7%,扩张幅度远小于欧美日央行。

“2020年面对疫情的严重冲击,人民银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没有采取量化宽松等非常规的货币政策措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也基本保持稳定。”央行副行长陈雨露1月15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在此基础上,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导向,比较好地对冲了疫情以来宏观形势的高度不确定性,金融运行保持基本平稳,与我国经济潜在产出水平也是基本匹配的。”

高盛的一份报告指出,政策执行方式的差异——美联储无限量化宽松和中国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是产生不同的根本原因。政策的差异也导致中国的广义货币M2增速明显慢于美国。此外,与美联储“allin”相比,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一直在为应对未来的衰退风险储备“弹药”。

欧美日央行大幅扩表,意味着其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这也使得股票、房地产等风险资产价格持续走高,全球资产、信贷泡沫化趋势凸显。而随着疫苗逐渐上市、经济稳步恢复,非常规货币政策一旦启动退出,泡沫可能将会刺破。

中国央行资产规模被超越

为应对疫情引发的金融动荡,提振市场信心,美欧等发达经济体推出超宽松的货币政策。2020年3月,美联储2次降息共150个基点,进入“零利率”行列。美联储降息后,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空间打开,纷纷跟随降息。与此同时,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央行重启或加码量化宽松(QE)。

此外,欧美日央行普遍加大流动性支持力度,推出各种定向支持工具。如美联储集中出台一级交易商信贷工具、商业票据融资工具、二级市场公司信贷融资工具等多个紧急流动性救助工具;欧央行临时性开展额外的长期再融资操作,并进一步扩大紧急资产购买计划规模;日本银行新设受困企业特别融资支持机制等。

在QE等各种工具推出后,欧美日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端将增加国债等资产,负债端相应增加基础货币,即向市场注入了流动性,由此带来资产负债表的急剧扩张。

截至2020年末,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总规模为7.41万亿美元,相比2019年末扩张3.2万亿美元。而在金融危机后的2008年到2014年的5年时间,美联储合计扩张了3.5万亿美元,可见本轮美联储扩表速度相当之快。同期,欧央行、日本央行分别扩张3.3万亿美元、1.5万亿美元。此轮扩张后,三大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也超越了中国央行。

高盛指出,受疫情影响,美联储在迅速将政策利率削减至零后,实施了“无限量化宽松”(QE),在其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部分增加了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并通过增加负债方面的储备来融资。其模式类似于2008年在金融危机中的QE1,2010年的QE2和2012年QE3。

中国央行也推出多项举措应对疫情冲击。在价格型工具方面,中国央行先后下调了逆回购利率、MLF利率;在数量型工具方面,中国央行通过多次降准和公开市场操作释放流动性。但从资产负债表来看,中国仅小幅扩张。2020年末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为5.94万亿美元,相比2019年末扩张11.7%。

其原因在于,中国仍是主要经济体中保持正常货币政策的经济体,降准降息均有空间,因此中国央行不需要以央行大规模扩表的方式投放流动性。而欧美日政策利率为零甚至采取负利率政策,只能通过资产购买等“非常规的货币政策”稳定经济。根本原因则在于,中国较早地控制住疫情,货币政策在去年5月逐步恢复至中性;而欧美日疫情持续发酵,央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操作救助企业、居民部门。

中银国际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在主要国家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背景下,全球资产、信贷泡沫化趋势凸显。未来非常规货币政策一旦启动退出,金融条件的收紧与货币政策的正常化尝试都有可能会刺破泡沫,终结繁荣,甚至酿成新的危机。

再贷款扩张助推扩表

虽然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扩张缓慢,但中国的货币政策操作也有力地支持了实体经济恢复。2020年,央行通过三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为实体经济提供了1.75万亿元长期流动性,确保了“货币总量适度,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政策目标。

“降准导致的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收缩,不但不会使货币供应量收紧,反而具有很强的扩张效应,这与美联储等发达经济体央行减少债券持有量的‘缩表’是收紧货币正相反。”人民银行去年5月指出,“主要原因是,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商业银行被央行依法锁定的钱减少了,可以自由使用的钱相应增加了,从而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