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数字货币的路径选择:批发型还是零售型?
时间:2021-01-19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央行数字货币有多种设计方案,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央行数字货币是批发型还是零售型。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的使用限于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之间,不面向公众。

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也被称为一般目标型,其使用面向公众。从主要中央银行的央行数字货币项目看,有的以零售型为先,比如中国人民银行的DC/EP。有的以批发型为先,比如加拿大银行的Jasper项目,新加坡金管局的Ubin项目,日本银行和欧洲央行的Stella项目,以及香港金管局的LionRock项目。国际清算银行对全球66家中央银行(对应全球75%的人口和90%的经济产出)的调研发现,15%的中央银行在研究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32%的中央银行在研究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近一半的中央银行在同时研究批发型和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Boaretal.,2020)。

我们认为,随着央行数字货币设计方案在一些关键问题上逐渐达成共识,央行数字货币项目需要做出的最重要选择是以批发型还是零售型为先。这个选择将决定央行数字货币的目标应用场景、设计和开发路径以及推行策略。

一、央行数字货币的主要设计问题

在任何国家,央行数字货币都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设计方案中需要考虑多个问题。世界经济论坛(2020)从要解决的问题、电子支付生态、央行数字货币形态、运营风险、金融普惠、数据保护、监管合规、宏观经济和金融风险、央行数字货币设计要素、技术选择和相关风险、治理机制以及实施策略等层次讨论了央行数字货币设计方案要考虑的问题。我们认为,经过六年多的研究和试验,一些核心问题已逐渐达成共识:

央行数字货币是中央银行的数字形式的负债,是法定货币的一种新形态;央行数字货币发行有需求驱动模式和供给驱动模式两种模式;在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和回笼中,中央银行的交易对手可以是商业银行,也可以是公众;央行数字货币可以采取Token范式,也可以采取账户范式;央行数字货币是否付息是一个仍在争论的问题。

总的来说,主流的央行数字货币设计方案将具有“现金替代,基于100%准备金发行,遵循二元模式,采取Token范式,不付息”等核心特征。央行数字货币设计方案中仍未达成共识的问题就是以批发型还是零售型为先。从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央行数字货币研究和实践看,有的以批发型为先,有的以零售型为先。这个问题应该没有统一答案,但好处在于,不同选择的央行数字货币项目正好相互印证和补充。最后需要说明的是,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也包含批发环节,但批发环节只针对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和回笼,而非央行数字货币在证券交易和跨境转账的应用。

二、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情况

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学术问题。奥尔和博曼(AuerandB?hme,2020)讨论了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相关技术,认为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设计方案应适配用户需求,包括类似现金的点对点支付功能、便利的实时支付、弹性和稳健运营、合法支付场景中的匿名性、可被所有人获取以及跨境支付等方面。奥尔和博曼(2020)还从是否为中央银行的直接负债、是否使用分布式账本技术、Token范式还是账户范式以及用于境内还是跨境支付等维度对现有的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项目做了梳理。基夫等人(Kiffetal.,2020)综述了对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的研究,发现:

一是中央银行研究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的主要目标是促进金融普惠,维护中央银行在货币体系中的重要性;二是中央银行倾向于自己负责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但将央行数字货币的分发和支付外包给市场机构;三是部分中央银行使用传统的中心化账户,部分中央银行使用分布式账本技术;四是如何既保护用户身份信息和交易数据等隐私,又满足金融诚信标准,是中央银行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有望实现类似现金的安全性和点对点支付的便利性。中央银行开发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的主要目标是,利用央行数字货币系统的开放性促进金融普惠。央行数字货币系统提供的精细尺度的支付数据,有助于宏观经济决策。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央行数字货币还将为政府向个人支付救助款项提供一个有效工具。

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与现金使用之间的关系比较微妙。一方面,在现金使用较多的国家,中央银行希望用央行数字货币替代现金,既降低与现金体系有关的成本,更缓解现金的不可追溯性对洗钱、恐怖融资和逃漏税的影响。另一方面,在现金使用较少的国家,中央银行则希望公众以央行数字货币的形式持有中央银行货币,既促进支付系统的安全、效率和稳健,又缓解非银行支付机构做大后对用户隐私保护和市场公平竞争等的影响。

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设计方案需要考虑以下问题。第一,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对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的影响。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可能与银行存款竞争,公众会将部分存款转为央行数字货币,这会影响银行存款稳定和银行中介功能,并提高银行挤兑的可能性。一种解决思路是,在用户将存款转为央行数字货币的过程中引入一些摩擦因素。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相当于以数字形式提高了公众的现金偏好,公众将部分存款转为央行数字货币,会降低货币乘数,造成一定的货币紧缩效应。这个紧缩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