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社融拐点已至,社融下滑主要是银子银行和企业债券融资走弱12月份信托贷款和银行承兑汇票分别下滑4601亿元和2216亿元,主要是因为房地产融资政策收紧的影响。12月份企业债券融资仅有442亿元,大幅低于预期,信用风波仍然没有结束,债券融资连续两个月处于低水平。
2020年的社融增速处于高水平状态,这是新冠疫情后我国宽松货币与财政的结果2020年我国新增社融34.8万亿元,比去年多增9.28万亿,其中政府债券融资和信贷融资分别增加3.61万亿和3.14万亿,分别占2020年新增社融的38.9%和33.8%。
2020年12月份新增信贷增速小幅下滑,但仍然属于2020年度正常水平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银行对企业信贷给与多方面支持,使得新增信贷增速处于近5年来高位。从居民信贷来看12月份仍然较为平稳,全年来看居民对房地产的消费继续走高。2020年房地产市场虽然受到压制,但是居民消费热情仍然较高,加之疫情后贷款利率下行和贷款条件稍显宽松,居民在房地产的信贷增加。从企业信贷来看企业中长期贷款仍然较高,但短贷水平下降,10月份后利率稍有上行和信贷条件的收紧使得企业短贷增速快速下滑。
M2持续下行,12月份下行速度加快,金融活化程度下行M1下滑主要源于信贷收缩,所产生的的派生存款下滑。M2下行因为企业存款下行加快,12月份人民币存款同期下行8088亿元,M2同期下行1.02万亿,M2下行的主导因素是存款的下降。同时12月份企业短期和长期贷款增速下行,信托贷款大幅下滑,企业派生存款下降,金融活化程度下降。
2021年社融下行,信贷收缩我国2020年社融增速超水平上行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政府债券发行上行,2021年新冠疫情影响降低,同时政府着力保证宏观杠杆率平稳,预计赤字率要低于2020年,2021年政府债券发行下行。从12月份的社融结构来看,对房地产及相关贷款的限制已经影响了贷款增速,房地产下行带来的信贷收缩在2021年难以避免,暂时并未出现其他行业可能补充房地产信贷下滑后的空白。
2021年央行工作会议中对总量指标的描述是社融增速与M2增速与名义GDP相匹配,由于GDP增速在2021年受到基数的影响会相对较高,预计社融和M2增速下滑有限。
以2019年来看,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可能在12%-13%之间,下滑1个百分点左右,M2在9%-10%左右。
信贷收缩引领经济周期回落1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投放已经下滑,意味着资金数量指标回落,资金价格指数在12月份回落,1月份相对平稳。金融周期仍然处于下行阶段,信贷收缩引导下,经济可能拐点也要到来,打破经济上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