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金融数据评论:社融增速回落 信用拐点已至
时间:2021-01-14 00:00:00来自:国金证券字号:T  T

数据:12月M1同比8.6%(前值10.0%);M2同比10.1%(前值10.7%);新增人民币贷款12600亿元(前值14300亿元);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7200亿元(前值21300亿元)。

 

1、信贷:信贷总量季节性回落;结构上,居民贷款中长期贷款相对稳定,企业短期贷款减少明显,票据融资扩张明显,企业中长期贷款继续保持高增。12月新增信贷12600亿元,同比多增6756亿元,环比少增1700亿元。具体来看,居民贷款方面,新增居民贷款5635亿元,同比多增2341亿元;其中,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4392亿元。非金融企业贷款方面,新增企业贷款5953亿元,同比多增3521亿元,环比少增1859亿元,其中,新增企业短期贷款-3097亿元,同比减少2113亿元;新增票据融资3341亿元,同比多增1938亿元;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5500亿元,同比多增3441亿元,环比少增387亿元。

 

2、社融:信贷季节性回落。受信用事件冲击影响,企业债融资明显回落;由于监管治理市场乱象,融资类信托压降,表外融资中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继续减少;政府债券有所增加。12月新增社会融资17200亿元,同比少增903亿元,环比少增4143亿元。社融余额同比继续回落至13.3%,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具体来看,新增人民币贷款11449亿元,同比多增5680亿元;新增表外融资-7376亿元,其中新增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分别为-559、-4601、-2216亿元。新增直接融资1567亿元,同比多增62亿元,环比少增66亿元,其中新增企业债券442亿元,环比少增420亿元;新增股票融资1125亿元;新增政府债券7156亿元,同比多增3417亿元。

 

3、M2:居民、企业存款季节性回落;M1增速有所下降,企业资金状况改善边际弱化,M2增速回落。11月新增人民币存款-2093亿元,同比多5836亿元,环比少23093亿元。具体看,新增居民存款16735亿元,同比多增8938亿元,环比多增10401亿元;新增非金融企业存款10959亿元,同比少增2334亿元,环比多增2476亿元;新增财政存款-9540亿元,同比增加2790亿元。

 

4、12月金融数据有两点值得关注:(1)信贷季节性回落,企业短期贷款、票据融资一降一升,企业、居民长期贷款相对稳定,经济延续扩张。12月社融规模增量为1.72万亿元,新增信贷1.26亿元,相对上月明显回落,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结构来看,居民贷款中长期贷款相对稳定,12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9.7%,继续保持相对高位,与居民中长期贷款相印证,是经济复苏在居民层面的反映;受信用事件冲击影响,企业债发行规模明显下降,但企业中长期贷款保持高增,结合其他企业层面高频数据来看,经济复苏在企业层面表现仍然相对较好,信用事件冲击对企业债融资不会构成持续性影响;相对而言,企业短期融资的波动更多受年末因素扰动。受年末贷款额度限制,企业短期贷款明显收缩,与此同时,票据融资扩张明显,呈现一降一升的特征。(2)全年新增社融近35万亿元,疫情冲击下货币量的宽松非常明显,预计后续货币政策逐步回归常态化,信用扩张增速将逐步放缓。全年来看,新增社融34.86万亿元,基本接近我们年初预估的35万亿元水平。可以看到2020年疫情冲击下,货币政策量的宽松非常明显。本月社融增速同比回落至13.3%,社融增速拐点已经看到。往前看,随着经济复苏继续延续,货币政策继续回归正常化,政策利率上调可能性相对不大,但信用扩张增速将逐步放缓。预计今年社融存量增速或将回落至11%左右,新增社融预计在30-33万亿元;M2增速或将降至9.5%左右。信贷增速将放缓至10-11%,新增人民币贷款预计为18-20万亿元。信用环境存在局部的市场风险,如弱资质主体、民企主体、尾部城投及部分地产主体可能存在一定的压力和风险,但不会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过紧、信用进一步收缩、房地产行业出现风险。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