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描述
2021年1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2月份的通胀数据: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4%。
事件评论
12月CPI由降转升,主因生猪供给短缺和极端天气影响。12月CPI环比上涨0.7%,同比增速由负转正至0.2%。食品方面,年末生猪供应短缺带动猪肉价格环比上涨6.5%;极端天气影响菜、果供应,价格环比均有上升,12月食品CPI环比上涨2.8%;非食品方面,原油成本上升带动燃油价格环比上涨5.1%,天气和疫情原因导致旅游降温,旅游价格环比下降0.6%;12月非食品CPI环比上涨0.1%。
预测1月CPI同比或稳中趋缓。从高频数据来看,1月以来,猪肉、菜、果价保持正增长,猪肉、鲜菜价格月环比高于12月,鲜果价格月环比涨幅略下滑,农产品和菜篮子批发价格指数月环比较12月涨幅收窄。但考虑到去年1月基数较高,我们预计1月CPI同比或稳中趋缓。
12月PPI降幅收窄,能源、金属涨价带动生产资料价格涨幅扩大。12月PPI环比增速上升至1.1%,同比降幅收窄至-0.4%。从环比看,生产资料价格涨幅持续扩大,生活资料平稳上涨。分行业看,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油气开采、燃料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石油相关行业价格环比上涨。受今年寒冬天气影响,供暖需求陡增,煤炭采选、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价格环比大幅上涨。此外,有色、钢铁等金属相关行业价格环比涨幅扩大;而非金属矿物、交通运输业、纺织业价格环比涨幅均有所收窄。
预测1月PPI同比降幅继续收窄。从高频数据看,1月以来,国内煤价较12月底上涨、钢价趋于平稳;国际油价稳中略涨。综合来看,我们预计1月PPI同比降幅有望持续收窄。
国内温和复苏无虞,应警惕输入性通胀。总结而言,12月CPI和PPI增速双双回升,主要归功于供给收缩和成本推升。展望未来:一方面,短期内,猪肉受疫情影响进口下降,鲜菜、鲜果受极端天气影响供给趋紧,因而短期CPI有一定上行压力。另一方面,疫苗有望提振外需复苏,而美国蓝潮有望催生新一轮财政刺激和美联储扩表。海外经济修复和货币超发有望带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并带动我国PPI上涨,输入性通胀压力值得警惕。
风险提示
1.海外疫情恶化,封城趋严;
2.国内疫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