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10高校2020届毕业生去哪儿? 长三角成引才赢家,华为是名校生收割大户
时间:2021-01-09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明星城市与TOP级大学相互成就,成为了长三角地区育才、引才的天然优势。

20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874万,同比增加40万,在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叠加的影响下,他们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毕业季。

近日,各大高校陆续发布了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做了一些梳理,试图发现在疫情、国际形势等因素的影响下,2020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对比往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根据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位列前十的高校分别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

截至1月8日发稿时,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这6所TOP10高校发布了2020届就业质量报告,它们也被作为主要的观察对象。

顶尖大学的毕业生去向,一方面既传递了年轻一代对升学、就业的选择偏好,另一方面也能一定程度反映区域竞争格局,而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也可从中窥见一些行业乃至企业的景气程度。

留学减少,国内升学比例上升

尽管2020年的应届毕业生遭遇了严峻的就业形势,但从就业率这个指标来看,几所TOP10高校相比2019年并未有太大的数据波动。

清华大学2019届和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别高达98.1%和97.8%,南京大学2019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8.72%,2020年甚至小幅上升至98.85%。

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地处2020年受疫情影响最大的城市武汉。从数据来看,武汉大学2019届毕业生总就业落实率为92.35%,2020年小幅下降至90.69%;华中科技大学2019届和2020届本科毕业生落实就业去向的比例分别为93.24%和93.19%,相差甚微。

一方面,高校的就业质量报告统计时间一般截至2020年10月底甚至11月底,国内疫情及时得到了有效控制,经济运行企稳回升,并且全国及各地都采取了大量的稳就业措施。

另一方面,从TOP10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结构来看,选择继续升学的占了较高的比例,而直接迈向就业市场的人数并不多,尤其是本科生,选择深造的比例甚至高达70%以上。

2020年,教育部宣布硕士研究生扩招18.9万人,这对比2019年的81.13万,增幅达到23%,这对于本科生一定程度起到了就业“分流”的效果。

受国际形势以及疫情等因素的影响,2020年一些高校的出国(境)深造比例有所下滑。浙江大学2019届毕业生出国(境)比例为12.6%,到了2020年下降至8.72%;武汉大学毕业生的出国(境)比例,由2019年的9.37%下降至2020年的7.79%。

清华大学毕业生的出国(境)比例跌幅更为明显,由2019年的15.3%下降至2020年的9.6%,由1035人减少至674人,减少了361人。这其中主要是赴美国深造留学的人数大幅减少,由2019年的692人下降至361人。相比之下,赴英国的人数由88人小幅上升至99人,赴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由61人下降至33人。

减少的留学学生,有相当一部分转向了国内升学。清华大学2020届毕业生的国内升学比例由上一年的29.0%上升至33.8%,其中本科生选择国内深造的人数由1583人增加至1891人,净增308人;武汉大学本科毕业生在国内升学的比例,也由2019年的39.70%上升至2020年的43.07%。

2020年和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分别为341万和377万,呈现迅速增加之势,考研热的背后,原本打算留学的学生“回流”或许是原因之一。

长三角形成“抱团”引才优势

从TOP10高校毕业生的签约就业去向地来看,很多人要么选择留在大学所在省市,要么选择去邻近的发达省市。

这一规律在长三角高校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2020届各个学历层次的毕业生留沪比例高达71.92%,其次为去向广东省的,占比为6.34%,去往浙江和江苏的比例分别为4.55%和3.58%。

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生的生源地省市中,上海占17.15%,江苏占10.79%,浙江占7.88%,合计高达35.82%,较为集中的本地或邻近省份生源,增加了毕业生留沪概率。

南京大学详细披露了毕业生的去向城市,留在南京的1780人,其次去往上海的为676人,深圳329人,杭州311人,北京310人,苏州253人,留在长三角四座城市的共3020人,占去往全国就业总人数的58%。

浙江大学仅披露了毕业生去往华东地区的占比达到76.13%,并未进一步披露具体省市的去向。但可以合理推测的是,长三角拥有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等多个明星城市,在吸引大学生时更容易形成“抱团”优势,将更多的优秀毕业生留在城市群范围内。

而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前十的高校中,长三角高校占了半壁江山。明星城市与TOP级大学相互成就,成为了长三角地区育才、引才的天然优势。

相比之下,地处北京的清华大学,毕业生去向显得更为分散。2020年,其本科生留京比例为21.9%,小幅超出去往广东的18.1%和去往上海的17.7%。

但在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清华大学本科生去广东和上海的比例甚至超过了留在北京的比例。其中,2019年去往广东的占比达到25.3%,去往上海的占24.0%,留在北京的则仅为18.2%。

诚然,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