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12月制造业PMI环比回落0.2
12月制造业PMI为51.9%,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连续10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其中变化量较大的是PMI原材料购进价格和PMI出厂价格,环比分别上涨5.4和2.4,反映出年底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抬升的事实。以煤炭为例,工业生产快速反弹、气候寒冷导致居民用电量增加、环保、进口减少等因素均导致煤价明显抬升。
12月生产需求双双恢复,需求恢复快于生产恢复12月PMI生产为54.2,环比下降0.5;PMI新订单为53.6,环比下降0.3,反映需求端的新订单与反映供给端的生产差值进一步缩小。可以看到,今年4月以来,PMI生产一直高于PMI新订单,但随着需求逐渐恢复,二者差值逐渐缩小,产出缺口收窄,对应着5月以来货币政策逐渐退出宽松的过程。
制造业企业主动补库存
12月PMI产成品库存为46.2,环比上升0.5;PMI原材料库存为48.6,环比持平。
10月由于需求旺盛,企业出现被动去库存,产成品库存一度大幅回落,跌至今年最低水平。11月和12月制造业企业库存有所回补,出现主动补库存现象。但当前来看产成品库存仍处于较低位置,与原材料库存有较大差距,预计未来企业仍有补库存的动力。
出口继续强劲反弹
12月PMI新出口订单为51.3,环比下降0.2;PMI进口为50.4,环比下降0.5。出口的表现继续好于进口。得益于较为成功的防疫政策,中国供应链优势得以凸显,5月以来中国占全球出口份额不断提升。考虑到外贸乘数的作用,出口对制造业能产生较大提振,制造业向好又能带动更多就业,最终对消费起到拉动作用。出口超预期是近几个月中国经济快速反弹重要原因之一。尽管PMI进口不及PMI出口,但PMI进口已保持连续三个月处于荣枯水平之上,预示着内需正逐步发力。
原材料价格上涨或冲击制造业企业利润
12月PMI出厂价格为58.9,环比上升2.4;PMI原材料购进价格为68.0,环比上涨5.4。可以说通过价格端是12月制造业PMI分项变动最大的项目。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为12月以原油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明显暴涨,导致原材料涨价;另一方面是12月由于需求端拉动,供过于求的状态有所缓解,产成品价格也有所上涨。未来来看,随着欧美疫苗的推出,海外疫情有望得到缓解,全球经济或继续反弹,2021年油价中枢可能上行至60美元/桶,PPI有望快速反弹,利好周期股。
风险提示
疫苗普及不及预期,社融增速下降超预期,出口份额大幅下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