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大事记
国内:乡村振兴全速开启,国产疫苗获批上市。12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范围内数据中心形成布局合理、绿色集约的基础设施一体化格局;12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公开发布了《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0年版)》,进一步扩大鼓励投资范围,重点增加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中西部地区条目,新版鼓励目录的发布有利于更好地稳定外商投资预期和信心,有利于更好地稳定外贸外资基本盘;12月28日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12月29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0年第四季度例会,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把握好政策时度效,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12月3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将为全民免费提供,疫苗的上市将为社会和市场带来利好。
海外:美国纾困法案终获签署,中欧投资谈判如期完成。当地时间12月27日晚,特朗普终于签署了总额约2.3万亿美元的一揽子支出法案,其中包括旨在应对新冠疫情给经济造成伤害的9000亿美元纾困资金;美国能源部发布了储能大挑战路线图,该路线图提出了一个极富野心但可实现的目标:到2030年,可以在美国国内开发、制造能够满足美国所有市场需求的储能技术;日本采取紧急“封国”措施,从12月28日起至明年1月底,日本将正式暂停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新旅客入境,并依据明年1月底的疫情状况再决定是否继续暂停新旅客入境;12月30日,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
在中欧投资协定的保驾护航下,未来双方投资者将进一步挖掘潜力,在对方市场开拓更多机遇,打造横跨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投资循环圈。
高频数据:上游:大宗商品价格总体平稳,铁矿石价格回落;中游: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回升,动力煤价格上升较快;下游:房地产销售环比继续回升,乘用车销售表现较强;物价:蔬菜、猪肉价格继续回升。
下周重点关注:第十三届OPEC和非OPEC产油国部长级会议召开(周一);美国12月ISM制造业、就业指数(周二);美联储公布12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欧元区1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美国11月贸易帐,美国12月ISM非制造业指数(周四);美国12月失业率(周五)。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二次暴发,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中美关系不确定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