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中国看后市:经济增长仍靠出口和投资拉动 人民币有进一步升值可能
时间:2020-12-30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网字号:T  T

日前,恒生银行(中国)举行线上媒体沟通会,回顾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并展望新一年国内宏观经济和市场走势。

恒生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丹预计,2021年中国GDP增速将反弹至7.5%左右,拉动经济增长的仍是出口和投资,而消费重启相对困难。

展望汇率市场,恒生中国预计,弱美元态势仍将持续,人民币则还有进一步升值的可能,到下半年升值动力才会有所缓解。

经济增长仍靠出口和投资拉动

恒生中国最新预测称,2021年中国GDP增速将反弹至7.5%左右。这一预测实际上要略低于市场共识,恒生中国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拉动新一年经济增长的仍然是出口和投资,而非消费。

拆解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0.7%的背后构成,恒生中国研究显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投资分别形成2%、0.7%的贡献,同期国内消费端的贡献则为负。

王丹表示,出口是今年的一个亮点,其中主要原因在于抗疫物资的出口带动。王丹预计,2021年出口将继续强势,“至少要持续到6月份”。

“一方面是国外疫情有一定的反复,因此抗疫物资的出口强势恐怕至少会持续到上半年,假设疫情此后得到控制,国外复工复产及居民消费需求也会推动中国出口;另一方面,这也体现出全球制造业生产对中国产业链的依赖。”王丹认为。

与此同时,王丹认为,需要关注到,国内消费重启特别困难。“中国消费者相对保守,在任何一个大的经济危机之后,消费重启都远远落后于欧美市场的周期;此外,国内进口其实一直在减速,这也是中国内需疲软的一个表现”。

考虑到后疫情时代经济恢复增长,有观点认为,2021年可能存在一定的通胀压力。对此,王丹认为,全球平均而言,通胀可能性很大,但对于中国本土市场,消费品通胀的可能性不大,而工业品通胀可能性较大。

“消费端,由于消费动力不足,我们认为内需支撑不起中国消费市场的通胀;但在工业产品方面,通胀压力会比较大,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供给端仍然卡得比较紧,持续到2021年4月份前后,运输方面的瓶颈非常明显;二是,2021年中国基建方面对工业产品、大宗商品的需求只高不低。”王丹表示。

人民币有进一步升值可能

展望2021年央行货币政策,恒生中国预计,大概率会延续目前态势,即央行在稳增长、防风险中寻找平衡,大的政策方面不做调整,局部会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进行一些改变。

“我们预计,准备金利率不会调整,LPR利率大概率维持目前水平,即便下调也应该是2021年二季度以后,可能存在5-10BP的微调,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则与经济增长保持一致,呈现前高后低态势。”恒生中国副行长兼环球市场业务主管吴英敏表示。

展望汇率市场,恒生中国预计,美国长期的货币宽松去向、巨额财政刺激政策短期内不会变化,因此,2021年弱美元态势仍将持续。与此相对应,人民币还有进一步升值的可能,到下半年升值动力才会有所缓解。

“人民币在2021年甚至未来几年保持强势存在多个原因:一是中美贸易顺差居高不下,新一年中国的出口动能仍会保持,甚至会更强,从这点上说人民币没有贬值的基础;二是作为相对价格,美元弱势的同时,人民币会保持强势;三是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基调保持审慎,甚至偏紧;四是从生产力对比来看,中国科技进步、产业链升级快于美国,因此在比较实际价值时,人民币升值压力会很大。”王丹表示。

此外,恒生中国对新一年金价的看法是“持平”。“疫情期间,黄金在避险资金驱动下上涨较多,但下半年涨势回落,在保值方面的光环有所褪色。从我们的观点来看,2021年黄金没有太多的看点,可能就是目前的水平波动。”吴英敏认为。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