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借官用":宿迁"沭阳速度" 与地方融资乱象冰山一角
时间:2020-12-26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导读:“企业在承包政府项目、工程款结算等方面有求于县财政局,所以愿意作为通道借款,而银行也认为贷给地方政府好过贷给企业,更加稳妥靠谱,因此这是三方各取所需的一种模式。”上述人士表示。

“企业在承包政府项目、工程款结算等方面有求于县财政局,所以愿意作为通道借款,而银行也认为贷给地方政府好过贷给企业,更加稳妥靠谱,因此这是三方各取所需的一种模式。”上述人士表示。

作为江苏省人口第一大县,苏北的宿迁市沭阳县曾经有过一段高速发展的光荣历史——从2009年至2012年,沭阳县GDP增速、招商引资规模称霸宿迁,“沭阳速度”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也曾连续涌现两位“明星县官”,这在GDP全省垫底的宿迁各区县中“鹤立鸡群”。但随着两位县官升迁离开沭阳后相继落马,沭阳的光芒逐渐暗淡,其经济狂飙时期一些匪夷所思的做法产生的结果也逐渐浮出水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到,在2009-2012年期间,为完成地方融资任务,填补建设南部新城资金缺口,沭阳县政府曾利用承建政府工程的近20家民营企业资质从银行套取贷款至少40亿元,要求企业将贷来的资金间接转入县财政局预算科账户。为了保证“民借官用”顺利进行,县财政局控制的国有独资公司向银行提供银行存单担保或质押,且存单中,来源不乏社保资金。

然而由于贷款实际使用人和名义借款人不一致,导致贷款未还清后纠纷连年不断,有民企因此业务中断、发展停滞,也揭开了“沭阳速度”背后地方融资乱象“冰山一角”。

落马“明星县官”融资术

如前所述,沭阳近年出过两位“明星县官”,第一位就是素有“铁腕书记”之称的仇和,仇和1996年起任宿迁市委常委、副市长、沭阳县委书记,但2015年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2016年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零六个月。

被称为仇和“得意门生”的沭阳县委书记蒋建明,官运与之类似,2002年任职沭阳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2009年官至县委书记(副市级),2014年赴任镇江市委常委,2016年因涉嫌受贿罪被立案侦查,2017年被判刑8年。

“民借官用”的模式正是在蒋建明担任县委书记时兴起。一位沭阳官员对记者表示,当年蒋建明想要兴建沭阳南部新城,产生巨大的资金缺口,提出让财政局年融资“保五争十”,至少保证年融资5亿元,最好能争取10亿元。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09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大规模举债,使得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越来越高,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监管部门从2010年开始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开始进行管控,发布《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对融资平台公司债务进行一次全面清理。

“‘民借官用’的方式就是这时候蒋建明在本县提出的。”上述人士称。

在解决财政资金缺口的压力下,2009年沭阳县财政局成立融资办公室协调融资问题,为规避国家相关规定,选择本地有实力、资质好的民营企业作为融资平台获取贷款。

具体方式是:由沭阳县财政局出面,向民企出具承担还款责任的书面承诺书,以这些民企名义,伪造材料骗取银行贷款。县财政局或其控制的国有独资公司向银行提供银行存单担保或质押。贷款资金到民企账户后,民企立即转入沭阳县财政局预算科账户,供财政局使用,到期后,由财政局还款。

法律文件显示,仅沭阳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沭阳县担保公司”),累计就参与了约40亿元的贷款担保,且该公司人士曾在庭审中表示,担保公司并无能力对贷款用途进行监督检查。

至于县政府既然有存单,为何还需要民企帮忙贷款,相关涉案县政府人士透露,存单保值增值,不愿意直接使用,另外部分存单资金不能挪动,因为是社保资金,还有一部分是防止急用的储备资金。

社保资金包括养老、工伤、生育、失业和医疗五个险种,具有强制性、保障性、福利性和社会性,被比作社会的“安全网”“防震器”“蓄水池”。一旦社保资金出现大问题,老百姓的“养老钱”“保命钱”就没有了保障,就可能引起社会的不稳定。一般而言,地方财政部门不得动用社保资金进行任何形式的直接或间接投资,但在沭阳融资模式下,社保资金竟然可以被挪用做贷款担保,隐秘“套现”并“盘活”,一旦贷款发生问题,风险不言而喻。

“企业在承包政府项目、工程款结算等方面有求于县财政局,所以愿意作为通道借款,而银行也认为贷给地方政府好过贷给企业,更加稳妥靠谱,因此这是三方各取所需的一种模式。”上述人士表示。

没有承诺函的2000万贷款

三方各取所需,最终带来了说不清的“三角债”。

夕阳下的三善公司总部位置极佳,就位于沭阳县中心,但由于年久失修,已经有些黯淡无光,墙皮都开始纷纷掉落。

江苏三善建设有限公司,即“民借官用”的二十多家公司中的重要一员。根据记者掌握的9份“承诺函”,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两年间,三善公司为县财政局融资至少1.9亿元,而实际金额还不止于此。

三善公司方面称,有些贷款政府并未提供承诺函,但最后也还款了。有参与官员称,三善代融资总金额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