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对策|邓海清:政府对反垄断进入全新阶段
时间:2020-12-27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作为八大任务之一,标志着政府对于反垄断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本次会议要求“完善平台企业垄断认定、数据收集使用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规范”,这种点名“平台企业”非常罕见。同时上升至“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抓住了某些平台公司的痛点,即通过资本创造流量平台,再通过平台实现对实体经济的垄断,同时资本通过金融创新扩大杠杆。这种模式在以往争议很大,支持者认为有助于通过信息实现金融服务,反对者认为平台不该获得这些信息创造的利益,因为信息应当是消费者的,或者是国家的。此次会议基本上为上述争议画上了句号,即数据并非完全属于平台,同时平台利用信息进行垄断是不符合国家政策的。但这也意味着新的开始,即究竟如何数据确权?如何确认平台是否垄断?这是全球性的难题,也是2021年中国政策的一大重要悬念和看点。

科技自主性和保证供应链的安全,在目前的经济发展以及整个产业格局当中到底有多重要?宏观政策如何向这些领域倾斜?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提法和以往有哪些不同?如何影响和重塑相关产业?宏观政策不急转弯意味着什么?第一财经《首席对策》专访中航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

邓海清的主要观点:

新型反垄断要求平台经济强调其公共性,关注外部性,某种程度来看,这将重塑平台经济领域,也意味着新型经济业态需要有相对的外部制约;从高层传递的信息来看,保证供应链安全是把战略性和战术性做了很好的安排,未来将在制造业尤其是“卡脖子”领域,形成较大突破;宏观政策在此方面将产生极大配合度,实现从总量向精准适度的演变;应区分对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不急转弯”概念;重提稳定汇率,显示决策层稳定市场决心。

第一财经:欢迎做客《首席对策》。首先,您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科技自主性是最重要的一点,再加上第一次提到了保证供应链的安全,所以科技自主性、保证供应链的安全,在目前经济发展以及整个产业格局中到底有多重要?

把战略性跟战术性都做了非常好的融合

邓海清:从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内容来看,跟过去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实有非常大的区别。应该来说,2021年从政策层面、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的信息来看,是把战略性跟战术性都做了非常好的融合。在战略性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对于增长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我们可能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关心的点是GDP的增速到底是保持什么水平,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到底定什么基调。那么这次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其实是把科技创新、自主创新以及供应链的安全,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从八大任务之间来看,几乎一半的任务都是围绕着安全自主可控的这些战略推出的,这也反映了科技自主创新可能会成为未来整个十四五里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以前我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都是作为一个总量政策来实现,现在围绕着科技的自主创新,其实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做出了非常具体的一些战术上的安排。

第一财经:能给哪些产业和领域带来比较明显的影响?

制造业领域将有较大产业突破

邓海清:主要是表现在制造业领域,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制造业大国来说,可能未来要避免很多的关键技术被“卡脖子”的现象,其实只能靠自主创新。第二个层面,未来在新一代的技术革命的创新领域里,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中国尤其目前在5G或者其他技术方面已经起到领先的效果。在新的技术数字革命的时代,包括人工智能或者其他领域,毫无疑问中国一定会成为非常重要的一极。

第一财经:您刚才也提到了,无论是财政政策也好,还是货币政策也好,未来都会向这一部分倾斜,能不能给我们具体展开一下,可能会跟之前有什么不同?

宏观政策从总量到精准适度演变

邓海清:在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里,其实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虽然我们看到定的基调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是在具体阐述这两个政策的时候,其实又用到一样的词汇,那就是精准、适度,所以这就是灵活精准跟合理适度。比如说像财政政策其实更多的是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工具的创新,要服务于很多重要的战略使命。财政政策里,一方面对于进一步的总量上的扩大财政赤字还是非常谨慎的。我们大概率认为今年的财政赤字率可能会从2020年的3.6%的水平,会再回到3.0%左右的传统的水平。货币政策这次可能更多的不是在讨论加息还是降息,或者是提高准备金比例还是降准的问题,而更多的是强调现在的货币政策要去服务绿色金融、小微企业、科技创新,这些具体的战术任务,比较少的去做一些总量的货币政策的关注。

第一财经:您在对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点评中也提到了,强化反垄断和反对资本的无序扩张,它是八大任务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您认为这比之前的供给侧改革对于产能的影响、以及金融改革对于金融领域的影响可能还更大,所以为什么会有这种结论?

新型反垄断要求平台经济强调其公共性、关注外部性

邓海清:我觉得这可能是十四五规划里,一个不可回避的核心问题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