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月工业企业利润持续稳定恢复。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7445.0亿元,同比增长2.4%,增速比1—10月份加快1.7个百分点。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293.2亿元,同比增长15.5%,增速比10月份放缓12.7个百分点。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为去年10月的低基数,而11月份低基数的影响减弱。国企利润增速虽仍处于负区间,但较上月增速上升2.6%,高于私企的0.7%与外企0.8%,其原因可能在于近期工业品价格上行。值得注意的是,5月以来应收账款同比增长两位数波动上行,企业回款压力较大。
部分行业已进入主动补库存。下游制造以及消费品制造两大类中的部分行业已经从“被动去库存”进入主动“主动补库存”。同时,11月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8.5天,较前值减少了0.3天,显示存货周转更为通畅,基本不存在被动积压的问题,也侧面证明了这些行业已率先进入主动补库存阶段。另一方面,利润恢复快的行业与“主动补库存”行业基本一致。在利润持续修复的背景下,预计将会有更多行业加大生产,进入补库存的阶段。
PPI增速位于负区间不会影响库存周期开启。PPI作为库存周期的提前指标,领先时间大概为3到5个月。从单月PPI来看,11月PPI同比增速为-1.5%,前值为-2.1%,尽管PPI增速有所恢复,但仍然位于负区间。我们认为,这不会影响库存周期的开启,原因在于:(1)PPI受原油价格影响较大,导致除去原油价格部分的PPI变化没有被完全反映,(2)PPI作为全球指标,取决于全球经济的好坏,随着新冠疫苗在欧美以及国内陆续普及,PPI反弹指日可待。
未来展望:工业企业利润有望继续上行。从11月的消费、投资、出口,这“三驾马车”来看,消费持续回暖,投资与出口大幅改善,带来了经济的不断向好,且利润从下游向上游传递。明年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同时注重需求侧管理,预计拉动工业企业利润继续上行。海外疫情逐渐恢复后,多行业有望实现国内外共振恢复。
风险提示
海外疫情发展超预期,社融增速下降超预期,房地产政策收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