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目标与发展建议
时间:2020-12-25 00:00:00来自:中国证券网字号:T  T

经过持续努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面临新的要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又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在对过去建设推进过程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以建设全球一流国际金融中心为目标,通过系统分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新发展格局中面临的新任务,本报告提出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长远目标、支撑体系和十四五期间发展重点的相关建议。

一、新发展格局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新任务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新发展阶段、新环境条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应放在服务新发展格局中来统筹考虑,明确新任务,实现新发展。

(一)新发展格局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提出新要求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信息技术革命和全球自由贸易推动下,过去一轮全球化使得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及力量对比呈现出趋势性变化。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带来的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及一些国家内部阶层之间利益的分化,有些国家针对贸易和投资等经济活动的“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面临结构性变化。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更是加速了全球化体系原有脆弱性的暴露,给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带来重大冲击。同时,全球贸易和经济合作规则受到挑战并面临重构,也给全球治理的前景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国内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质量和效益代替规模和速度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任务。当前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将面临新的变化,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重要环节改革任务仍很艰巨,重大资源配置效率亟需改善,重点领域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面对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发展阶段的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英明论断,这是对我国“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发展战略和路径的重大调整,对于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新发展格局的核心在于循环,而循环的关键是畅通。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本是经济的基础要素,金融在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金融要素高效流动配置、金融服务辐射境内境外两个市场、人民币融通全球是实现畅通循环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保障。作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有效循环迫切需要供给体系、需求体系和金融体系三者相互配合以及对内对外相互协同,以此更好地服务于中央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目标,全力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体系开放和国际化是构建中国经济“双循环”的重要连通器,以金融市场和机构的进一步开放促进金融市场、产品和服务的繁荣,以制度准则更高水平的开放推进国际化现代金融体系建设,以密切对接实体经济的现代化金融服务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战略目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枢纽面临着历史性的新要求和新使命。

(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面临新任务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在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的过程中,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经取得重大成就。面对新发展格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坚定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提出的“四大功能”为指导原则,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浦东新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的作用,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步伐,全面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明确今后的战略任务:

通过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开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在促进国内金融体系完善和结构优化、支持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要在加快确立并巩固其全球人民币资产中心地位、带动人民币国际化中发挥更大作用;要在促进国内国际金融资源有效配置、良性互动中发挥更大作用。

1、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为动力,助力国内金融体系完善和结构优化

完善国内金融体系和优化金融结构是金融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着力聚焦以下方面:

一是加大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建设力度,促进直接融资发展,优化融资体系,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

二是加快发展各类金融服务形态和金融机构,满足企业和居民多样化金融需求。

三是提高金融市场功能和金融服务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多样化金融产品体系,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并降低融资成本。

四是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金融科技发展,完善金融法制与监管,为金融体系的健康、稳定、高效运行提供坚实支撑。

2、以扩大金融开放为导向,打造全球人民币资产中心

提升国际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和人民币全球地位是金融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任务。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突出以下内容:

一是加快金融服务业,尤其是资本市场服务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