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两院于北京时间12月22日通过了总额9000亿美元的新一轮抗疫财政刺激计划;最终金额较10月初草案削减过半,我们认为市场对此已有一定预期。在经历美国共和-民主两党多个月的博弈后,美国新一轮财政刺激终于落地。此前美国两党围绕财政刺激体量反复争论商讨,财政刺激规模缩水已是大概率事件。而财政刺激能够在2020年底前得到通过,仍然是对美国居民消费、经济增长较为重要的信心提振。预计该计划将由总统在未来几天内正式签署。
党派纷争是财政刺激拖延数月、规模相对较小的核心原因。今年10月2日,美众议院通过了2.2万亿美元的抗疫财政救助法案,但随后两党围绕刺激规模、覆盖群体等产生争议,法案拖延至今方才通过、且规模削减过半。我们在《拜登当选,关注参议院多数席位归属》(2020/11/08)、《2021海外宏观展望:全球重启影响几何?》(2020/11/16)中就指出,拜登-民主党主打强刺激+加税+扩大基建的财政扩张组合,但参议院被共和党占据的“混合政府”面临更多利益妥协,新一轮财政刺激可能规模偏小。未来,拜登政府的(抗疫/基建)刺激计划仍需在党派博弈中“砥砺前行”。
本次财政刺激款项大多用于对居民收入的转移支付与抗疫纾困。美国消费增速11月暂时回落,但随着纾困方案落地及经济重启预期升温,消费与投资增速均有望保持强劲。——我们在《美国零售增速暂时回落》
(2020/12/20)中指出,如今年年末~明年Q1,疫苗量产接种、新一轮财政刺激落地这两项利好兑现,美国消费有望得到较强支撑。目前看来,这两大变量均在有序推进落地。
美国在2020/03/27推出的2.4万亿美元CARES计划,给予中低收入群体1200美元/人的一次性现金派发;对失业群体提供每周额外600美元、持续四个月的救济。本轮财政刺激现金派发、失业救济的持续时长与CARES相同,而金额为此前的一半(详细方案请见图4/图5)。尽管援助力度有所减弱,但参考今年二三季度,财政转移支付仍将支撑居民收入、拉动近期较弱的必选消费。而疫苗量产有望改善居民风险偏好、刺激消费信心、提振市场价格预期、改善企业现金流和盈利预期,对汽车、服装等可选消费起到较强拉动效应。消费旺盛有望拉动补库需求和设备投资增长。
随着增长和通胀预期更趋积极,近期包括上游价格在内的周期性指标全面回升,美债利率曲线有望进一步陡峭化。近期包括原油、工业金属、农产品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普涨,我们维持《疫苗量产若提前,宏观如何演变?》
(2020/11/10)及《FOMC点评:增长通胀预期转暖不改宽松基调》
(2020/12/17)的判断,经济重启预期升温、制造业启动补库周期、美联储短期维持对通胀回升的“容忍度”、短期流动性保持相对宽松,叠加财政刺激终于落地,有望支持美债利率曲线进一步陡峭化。金融及周期相关板块的相对表现仍然可期。
美国经济基本面体现韧性,但中小企业和部分行业的自我修复能力仍有不确定性,超宽松货币政策和大额财政救助在短期难以有效退出。往前看,2021财年,现金派发、税务减免非常规性支出仍是财政赤字主要推手;美国财政赤字额和赤字率都可能回落,但降回到疫情前水平仍需时日。
风险提示:二次疫情和疫苗量产应用的不确定性、美国经济复苏弱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