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至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总结2020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1年经济工作。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我国现代化建设将开启新征程,还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
会议指出,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确保“十四五”开好局。
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将迈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第一步,会议要求要见到新气象,并对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坚持扩大内需、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等八大重点任务进行了部署。
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背景下,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实现0.7%的增长,四季度经济增速有望在7%左右,全年预计能实现2%左右的增长。
会议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要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心,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要办好自己的事,坚持底线思维,提高风险预见预判能力,严密防范各种风险挑战。要继续高举多边主义旗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改革完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当前中国经济仍在持续稳定复苏,但2021年会面对很多变数。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海外疫情不管是持续、还是得到全面控制,都会出现一系列复杂环境。中国前期超常规政策面临退出,如何实现政策平稳退出,还能有效防范风险,也面临考验。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张永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2021年面临的不确定性,包括疫情存在反复,经济的外部环境不是很好;国内来看,到11月份消费仍然未恢复正常水平,未来仍需要积极扩大消费;今年在政策支撑下,下半年投资实现了较高的增长,明年投资是否能保持较高增速,仍然有不确定性。
“2021年要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也充分体现在这次会议中。2021年要抓好的几大重点任务中,包括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解决好种子、保障粮食安全等,都是由安全问题演化出来的。”刘元春表示。
宏观政策不急转弯
会议指出,明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要用好宝贵时间窗口,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以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
刘元春表示,宏观政策不急转弯,意味着超常规政策向常规政策调整,但不会过大收缩,政策不会出现断崖式变化。像今年名义GDP增速大概在3%左右,但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在13%左右,这属于超常规政策。2021年预计GDP增长8%左右,名义GDP在9%以上,“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意味着社融增速在13%左右,相比今年的增速没有明显收缩。2021年名义GDP强劲回升的背景下,货币供应与之相匹配,相应会带来宏观杠杆率的基本稳定。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赵全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宏观政策保持连续性、不急转弯,意味着积极财政政策力度会有所收缩,但不会收缩太厉害。明年我国经济增速会比较高,预计财政收入也能保持5%以上的增速。当前生产活动大体恢复正常,2021年赤字率可以降到3%左右,明年仍有防疫需求,抗疫特别国债可以继续发行,专项债规模可以维持今年的水平不变。今年疫情冲击之下,地方化解隐性债务的步伐不变,明年也要按既定计划继续推进。
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积极财政政策强调提质增效,还要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这些都需要财政支持。
明年经济增速会加快,财政收入形势会相对较好。积极财政政策会延续现有节奏,保持适度扩张。很多项目具有连续性,今年做了,明年也要资金接续。2021年赤字率在4%以内,都是可以接受的,专项债应保持适度扩张。
张永军表示,今年为了对冲疫情影响,加大了财政政策力度,确实对扩大投资有帮助,但这些项目不是短期就能建完的,今年新开工的项目,后续仍要尽快建设好、发挥作用,所以积极财政政策要保持连续性。今年赤字率在3.6%以上,在编制财政预算时我国经济正面临疫情的很大冲击,一季度经济大幅下挫了6.8%,随着经济形势出现好转,2021年赤字率应该会有所下调,抗疫特别国债和专项债规模应该不会有明显的增加。
张永军表示,“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具有很明确的指向性。预计2021年经济增长8%左右,市场上有的预期在9%甚至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