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部长肖亚庆:把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 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
时间:2020-12-18 00:00:00来自:中国证券网字号:T  T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据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消息,《学习时报》2020年12月18日第1版,刊发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署名文章《把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

肖亚庆指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制造强国建设的战略支撑;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全产业链素质整体跃升;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以数字化变革催生发展新动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持续增强新发展动力与活力。

全文如下:

把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强调“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这为我们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要胸怀“两个大局”,深刻认识做实做强做优制造业、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性紧迫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部署,紧扣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为着力点,深化改革、强化创新、深化融合,推动制造强国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有力保障。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制造强国建设的战略支撑

当今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等加速突破应用,颠覆性技术层出不穷,正深刻改变世界经济发展方式和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但也要清醒看到,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还不强,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从“0”到“1”的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加快提升创新能力十分迫切。规划《建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造业的核心就是创新,就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体系化提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着力突破重点领域“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加强重点技术和产品创新生态体系建设,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的保障能力。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加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力度,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新技术规模化应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催生更多自主创新、颠覆性创新成果。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快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自主、完整并富有韧性和弹性的产业链供应链是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保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深刻启示我们,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必须保持好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我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产业体系完备、配套齐全,并深度融入世界产业分工体系,成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重要一环,不仅保障了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冲击仍在持续深化,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深入应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遭受冲击、加速重构,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的风险挑战增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保持好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提升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要按照规划《建议》部署,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放在突出重要位置,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大力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巩固提升优势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持续增强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着力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和节点构建自主可控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