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通胀是明年全球经济最大隐忧|大咖录
时间:2020-12-18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今年全球经济低迷,货币政策极度宽松,股市大涨,明年经济市场情况如何?有哪些风险需要关注?《大行其道》对话京东数科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

核心观点:

1,预计明年经济复苏态势明显,但原材料价格大涨等因素作用,通胀成为明年下半年最大风险。

2,英国脱欧过渡期年底结束,预计英国仍会与欧盟达成协议,对明年全球经济冲击有限。

3,资金涌入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资本流出限制有望放松。

4,若通胀明显反弹将令美国股市大幅调整;改革驱动中国股市长期健康发展。

第一财经:在今年我们看到全球经济是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那么在今年3月您就曾表示,现在的全球经济波动认为它可以和大萧条类比是一种误导。那么目前已经到了年底,今年全球经济的情况是否还符合您的预期?

沈建光:对的,我觉得这个判断是完全正确的,今年可以说是黑天鹅频发,包括疫情爆发美国大选,其实很多的结果都是比较出人意外的。但实际上因为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使全球经济不至于到了一个可以说是大萧条的边缘,而股市又屡创新高,所以现在其实是非常微妙的一个态势。

第一财经:股市的情况我们稍后再跟您来讨论,刚刚您提到现在全球经济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宽松,有一些分析人士就认为明年宽松的政策应该还是会持续,但是可能力度不像今年这么大,那么您预期明年我们将会迎来一个怎样的经济复苏呢?

沈建光:现在已经有包括英国,包括美国都已经开始在打疫苗了。那么这个情况来看,所以明年可能性很大,就是疫情得到控制。那么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可能会保持宽松,但是不会再进一步宽松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明年从经济状态来看,复苏的态势应该会比较明显的。

那么当然有一个很大的风险,就是通胀会不会卷土重来?因为现在我们其实已经在变相地试验新货币理论,就是MMT,我们大家前段时间学术上讨论比较多,其实就是一个国家直接发钱就印钱,给财政用。

新货币理论能够实施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没有通货膨胀或者没有恶性通货膨胀。那么今年来看,其实通胀还是控制得非常好,因为发达国家的经济低迷,但是如果一旦通胀,会成为明年的一个问题的话,其实宽松政策就可能会急剧地终止,那么这个会对经济和整个市场会带来很大的冲击,那么这种可能性现在还是相对比较小。

但是当然我觉得我们要关注现在原材料价格现在上升非常快,这是最新发生的事情。包括我们看到的这些铁矿石,包括油价,都在上升,那么包括现在的全球的货运价格也在大幅上升,这个也是跟目前看到的一些复苏,这是有关的。

第一财经:您提到通胀,现在我们需要担心的风险目前还是比较的小,但是您觉得在一些什么样的情况之下,明年就会迎来一个非常强的通胀或者是恶性通胀的?

沈建光:我觉得上半年来看通胀的情况应该也不会是大问题,而且中国可能接下来因为基数效应,可能接下来中国的通胀第一季度可能还是负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而发达国家也是处在刚刚打疫苗期间,经济的恢复会比较缓慢,所以上半年我觉得通胀其实应该不会成为一个风险,但是主要关注的就是明年下半年通胀的走势。

我刚才讲到的就是经济复苏的力度,包括主要取决于疫苗普及程度以及疫情控制。然后还看大宗商品的价格会不会延续现在这种暴涨的态势。

第一财经:英国和欧盟的谈判还在焦灼当中,您觉得明年脱欧的进程是一个风险点吗?

沈建光:基本上大部分的问题都已经解决了,应该说明年我相信欧盟和英国还是会达成一个协议脱欧,所以应该不会造成一个比较大的冲击了。从最近看到的虽然这种新闻有些负面的新闻,但是你看英镑包括欧元,其实汇率还是相对跟美元比还是比较强劲的。

当然我说明年的逆全球化势头会得到一定的遏制,所以其实对欧盟跟英国的谈判也会是一个利好。那么总的来看就是从汇率市场也看到美元的继续走弱,包括人民币的走强,其他的货币都会走强。

所以从整个态势来看,我觉得应该说明年可能是第一年英国脱欧之后,相对应该是会比较平稳,不会出现大的对全球经济的冲击。

第一财经:您刚才提到全球经济当中的一些风险,那么您觉得我们可能关注的全球经济的亮点都有哪些呢?

沈建光:我觉得有可能明年新的多边主义也会重新崛起,对目前我们担心的逆全球化,反全球化的这样一个潮流会得到相对的一个逆转,这样的话全球合作,至少是对付很多问题,我觉得包括气候变暖,包括很多贸易问题上,可能会达到更多的共识。

那么包括中国在内,我们看到太平洋区域的贸易协定也签了,中国跟欧洲之间的投资协定,也在谈判中,所以从这些势头来看,我觉得都是明年的一些亮点。

第一财经:今年我们看到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明显加速,中国和一些国家在人民币贸易上的交易的额度是显著地增加。那么明年您觉得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方面,我们有哪些可以期待的地方呢?

沈建光:明年我觉得人民币国际化我觉得可能会出现一个比较大的转折,目前来看全球的资本都在涌入中国,包括股票投资,包括债券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