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央行12月9日公布数据,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7.2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2.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1.86万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9个和6.5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8.16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当月净投放现金557亿元。
2020年1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1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06亿元。
点评
M2增速小幅回升。11月M2同比增速有所回升,环比上行0.2个百分点,当月财政支出季节性加速,M2增速如期回升。M1方面,11月M1增速持续加快,企业部门活期存款走高,印证企业再生产、投资意愿较强,中长期有望拉动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修复。从需求角度看,在10月税期的扰动下,月内M1、M2同比增速的剪刀差小幅收窄,但工业品需求的回暖趋势仍较明确;11月PPI同比降幅收窄,印证我们的观点。
从银行体系的功能看,一季度以来,M0增速较为稳定,M1增速稳重有升,侧面反映出年内银行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扶持效率较高,对企业流动性环境着意维护。
直接融资在企业融资结构中占比上升。11月末国内社融存量同比增长13.6%,环比下行0.1个百分点,社融同比仍维持较高增速。当月政府债务净融资规模达4000亿元,同比多增2284亿元,是当月社融高增长的重要支撑。值得一提的是,截至11月末,企业债券融资余额在社融存量中占比9.7%,较去年增长0.4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2.9%,与上年同期持平。今年以来,政策全面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直接融资在企业融资结构中地位有望持续提升。
居民、企业存款明显回升。11月居民、企业部门存款规模均显著回升,当月分别增加6334亿元和8483亿元,同时财政性存款单月减少1857亿元,月内财政支出加速,流动性向实体经济进一步倾斜。值得一提的是,在“保民生”政策的引导下,今年以来,流动性以多种渠道向居民部门补贴,居民的消费能力有所提升,预计在“国内大循环”政策的引导下,国内消费潜力有望对内需形成有效提振。
风险提示:外部市场发生黑天鹅事件造成剧烈波动;主要工业原料价格超预期调整;下游需求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