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报告》第62期发布会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蔡普华出席并致辞,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副总经理、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发布报告并作解读。报告显示,随着国民经济复苏势头加快,生产和消费需求持续回暖,金融市场运行整体稳定,本期小康家庭财富景气指数较上期上升1个百分点,小康家庭经济景气指数较上期上升2个百分点,收入增长指数、投资意愿指数和流动资产投资意愿指数与上期持平,不动产投资意愿指数较上期上升1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副总经理唐建伟、天风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刘晨明、德裕世家家族办公室执行总经理菊雷、戊戌资产创始人陈战伟等专家围绕“2021年大类资产配置策略”这一主题展开了圆桌讨论。圆桌由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总裁助理李志琴主持。
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副总经理唐建伟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货币政策”三方面详细展望2021年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他认为,2021年可能会出现经济增长向上、通货膨胀向下、货币政策边际收紧的格局。
经济增长: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或将显著加快,走势或是前高后低。受2020年基数影响,2021年一季度经济增速可能高达15%左右,二季度之后逐渐回落,四季度有望回归到正常水平。2021年经济增速将显著回升,预计全年增长9%左右。消费和制造业投资有望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驱动力。
通货膨胀:食品价格拉动CPI同比可能明显走低,而PPI则可能回正。受前期猪肉价格走高形成高基数以及当前生猪存栏和出栏大幅增加的影响,2021年上半年猪肉价格同比涨幅将明显回落,受此带动,CPI同比也将持续走低,部分月份CPI可能为负值。在需求恢复的带动下,特别是服务业生产和需求逐渐改善,非食品价格和核心CPI有望适度回升,预计2021年CPI同比涨幅平均在1.5%左右。
2021年全球经济将整体复苏,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大概率事件,PPI有一定的输入性上涨动力。国内经济复苏态势明确,工业生产回暖带动生产资料价格处于回升过程,国内消费的恢复也将带动生活资料价格的回升,预计2021年PPI同比涨幅平均在1%左右。整体而言,2021年通胀将处于较低水平运行。
货币政策:“紧信用+稳货币”组合。随着经济逐步恢复到疫情前,前期应对疫情冲击的逆周期调节政策也将逐步回归到常态。预计2021年货币政策将是紧信用、稳货币的组合,流动性或边际收紧。一是2020年上半年企业信贷增长较多,且期限偏短,加上许多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2021年这部分企业贷款都面临还本付息的压力,或出现内生性“紧信用”;二是2020年因为经济增速下行及信贷多增,宏观杠杆率出现明显上行,为稳定宏观杠杆率,2021年需要控制信用进一步扩张;三是随着经济快速恢复,流动性宽裕不再加码,本身也会有“紧信用”的效果;四是楼市“三道红线”及信用债违约事件等也会使得整个融资环境趋于谨慎。预计2021年信贷和社融增速都会从2020年的13%左右回落至11%左右。
从货币供给的三个渠道而言(信贷、财政赤字、外汇占款),2021年M2增速可能都面临放缓压力。预计2021年M2增速将从2020年的10.5%左右回落至9%左右。但为了维持市场流动性的合理充裕,预计央行仍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流动性。2021年全面降准降息的概率不大,但不排除仍有定向降准投放流动性定向支持中小微企业及制造业的可能性。
展望2021年大类资产市场,唐建伟认为大类资产市场可能出现调整分化,整体上可能需要降低收益率预期。具体到投资方向,他认为大宗商品最值得看好。原因有三:其一,欧美经济复苏之后面临补库存的需求,将带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其二,全球前期超宽松货币政策投入的大规模流动性,会造成通胀预期,也会推高大宗商品价格;其三,欧洲和美国预计还会继续推出财政刺激政策,利好于大宗商品市场。
债市:利率易上难下,债市难有趋势性行情。一是经济复苏叠加政策边际收紧,国债收益率难有明显下行;二是美国经济复苏或将推高美国国债利率,中美利差将趋于收窄;三是物价整体下行,货币政策并不会转向收紧,且考虑到长端利率已经超过疫情前的水平,要继续大幅上行空间也不大;四是债券市场扩容后,监管层也会持续维稳债券市场,控制利率上升的斜率。
股市:股市短期应放低收益率预期,中长期可布局“十四五”。2000年之后,中国A股从来没有连续上涨超过两年。预计2021年市场的剩余流动性是偏于减少的,不支持股票市场再出现趋势性行情。中长期而言,因为中国居民资产配置将更倾向股票市场、外资持续流入及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完善等,仍可对中国资本市场保持乐观的判断,投资者可提前布局“十四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消费升级、投资提质、区域经济重构和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投资机会。
原油:供需格局向好,油价总体将呈上涨趋势。一是疫情影响转弱之后,全球原油需求有望回升;二是尽管减产规模将缩减、各方博弈可能加剧,但减产协议仍将继续为原油市场提供一定支撑;三是全球原油库存已较前期高位下降,原油库存压力趋于缓解。
黄金:疫情消退导致避险需求下降,金价或将震荡走低。基于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