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政策展望:红日东升 其道大光
时间:2020-12-15 00:00:00来自:国泰君安字号:T  T

本报告导读:

2021年宏观环境将在经济弱复苏和政策缓退坡中拉锯。内外需共振将支撑消费与出口,终端需求与产业升级进一步推升制造业景气周期,而以地产、基建为代表的传统投资动能维持韧性。在海外复苏和内部创新与需求改革驱动下,传统制造与新经济动能将齐头并进,恰如红日东升,其道大光。

摘要:

2021年,后疫情阶段的复苏逻辑和“十四五”开年政策红利将构成宏观经济运行主线,全年经济节奏前高后低,环比动能上半年强于下半年,全年实际增速在9%左右。

宏观复苏之旅,我们看好三道风景线:可选消费、出口、新能源。而结构性的政策红利,我们看好十四五政策的五条潜在主线:绿色环保、人口和医疗、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土地改革、城市群整合与新基建。

结构角度,复苏引擎将呈现内外需求共振,新旧动能齐行的格局:

投资:地产投资,在三道红线下开始去库存、去杠杆,有望开启竣工周期,项目因素与稳杠杆制约基建增速大幅上行,内外需求共振复苏将带动新一轮制造业景气周期。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增速在9%左右。

消费:经济常态化最后一环,看好可选消费景气修复。2021年随着居民与企业收入回升,将引发需求的内生修复和消费信心的改善。我们预估全年社零增速在14%左右,修复空间角度,必选消费维持韧性,可选消费部分分项仍大有可为。

出口:上半年高景气,下半年缓步回落,全年增速7%左右。2020年我们看到全球疫情发展与贸易份额的变动具有直接关联,供给替代逻辑占据主导,2021年供给替代逻辑在上半年仍将延续,传统制造与高端装备的全球市场份额挤占表现都更具持续性。

2021年通胀条件相对温和,难现高通胀,通胀环境尚不是货币政策掣肘。2021年非食品项通胀和核心通胀才是实体通胀水平的核心关注点。预计全年CPI同比+1.7%,PPI同比+2.0%,形态上在Q2达到高点,Q3出现回落,Q4再现小反弹。

2021年金融条件将呈现信贷趋紧,流动性中性。我国宏观杠杆率在2020年上升约25个百分点,2021年稳杠杆要求下,我们预计M2增速维持在8%-10%之间,社融增速大约放缓至11%-12%,新增社融34万亿左右,结构上信贷趋紧,政府债券小幅回落,表外有所压降。

2021年政策环境将呈现财政支撑不弱,货币维持中性的状态:

预计2021年预算赤字从3.6%以上回到3-3.5%区间,同时不再发行特别国债。另外,新增专项债限额从3.75万亿收缩至3.5万亿左右。虽然整体政策边际退出,但鉴于分母端回升,叠加财政资金的沉淀,整体财政支撑作用仍然较强。

货币政策依然定调稳健,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将保持适度灵活,呈现“价稳量控”的特征。2021年全面降准、调整政策利率的概率都不高,但窗口指导信贷投放节奏和方向将成为常态。整体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2021H2存在边际趋松的可能。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