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5日讯近日,普华永道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共同发布《新形势下全球化转型与“一带一路”倡议的驱动力》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指出,历经七年的发展,“一带一路”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全球化发展新趋势,正成为推动全球贸易投资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
报告指出,中国已是“一带一路”中25个参与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并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10%以上,在全球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2019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参与国的进出口总值为9.27万亿元,增长10.8%,高出中国外贸整体增速7.4%。中国对“一带一路”参与国贸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020年尽管全球贸易受新冠疫情打击,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对“一带一路”参与国累计进出口总值仍然增长1.5%,高于中国全球整体进出口增速的0.7%,为6.75万亿元。
普华永道全球跨境服务中国主管合伙人黄耀和说:“目前,中国正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带一路’是中国倡议,亦是全球成果,作为中国提供的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之一,它将不仅能够加强参与国增加其对中国的出口机会以助其经济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中国与沿线参与国的贸易和投资。”
报告认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全球化发展新趋势,正成为推动全球贸易投资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基础设施、交通运输与物流、金融服务、电信与科技的共建与互联互通是驱动“一带一路”以及全球贸易增长的四大支柱产业,它们作为新基建基础将会很大程度促进跨境电商的发展并承载全球贸易高速发展。
其中,在金融服务方面,报告指出,中国不断开放的资本市场也已成为“一带一路”倡议夯实资金融通的基础。我国交易所通过深化与沿线国家交易所的合作,协助提升该国资本市场对所辐射区域内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我国亦持续推进境内外资本市场资本在工具层面的创新和互联互通;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沿线将加速形成区域化金融体系,人民币国际化和数字化金融的应用将是支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