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点评:政治局会议解读 用结构性改革解决结构性问题
时间:2020-12-15 00:00:00来自:中原证券字号:T  T

用结构性改革解决结构性问题。政治局会议政策提纲挈领,边际变化往往预示下阶段工作重点的变化,对市场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通过字里行间看到政策变化的同时,也要理解政策变化的背景和深刻原因,才能全面准确把握政策的根本动向。会议新提“需求侧改革”,显示政府在“供给侧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再次从结构性改革出发,解决国内结构性问题,着眼长期经济发展。

需要化解国内消费结构不均衡和减少外部制约。从微观个体来讲,收入分配不均导致需求存在较大结构性问题。疫情期间,国内呈现两级分化的现象。居民贫富差距较大和疫情更多冲击中低收入群体,是制约社会消费的主要症结。从宏观三驾马车来看,当前需求的增量主要来自海外,经济对外依存度依然高达35%,海外需求波动对国内影响依然较大。需求端的结构需要调整,夯实内需消费对大型经济体的意义重大。房地产、汽车、家电和电子消费品需求有望获得支撑。

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主要是针对平台型互联网巨头。平台型互联网具体天然垄断属性,垄断地位形成后,出“作恶”的倾向就开始显现,需要发挥其平台价值,降低其负面行为冲动。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是平台型互联网企业垄断问题的一体两面。发展规范的资本市场是重要的解决之道。规范的资本市场既可以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又可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打赢科技攻坚战是下阶段重要目标。会议强调“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十四五期间国家将重点解决科技领域卡脖子的问题。科技领域是下一阶段的经济的主战场,打赢科技攻坚战,才能真正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基础科学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需要有重要突破。

财政货币政策或相机而为。会议要求“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货币总量投放将与名义GDP增速保持一致,预期2021年M2增速不会大幅下降。总量之外,更强调资金直达实体经济,采取精准定向宽松和定向收紧的政策。财政政策侧重扩内需、强科技。2020年受疫情冲击,国家赤字率突破3%,2021年随着经济的复苏,财政收入端将改善,只要维持支出的合理增长,整体赤字率将下降,不成为财政政策的主要制约。财政政策的重点主要是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风险提示:(1)具体政策措施不及预期;(2)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