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G孙强:投资应回归本质,影响力投资也能义利并举
时间:2020-12-12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孙强表示,“行业分化、资金越来越往头部聚集,是很正常的现象,欧美的私募股权行业也曾走过这样的历程。”

在黑天鹅频现的2020年,私募股权投资行业不断洗牌,投资人也在反思和探索:如何在逆周期中发掘价值?面对相对稀缺的优质项目和高估值如何判断?

“无论是企业还是投资机构都要以质量为准绳,锚定商业的本质。如果看不清投资价值本质,我们宁缺勿滥。”近日,TPG中国区管理合伙人孙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说。

TPG成立于1992年,是全球最大的投资公司之一。早在1994年,TPG就成立新桥资本,进入亚洲投资市场。在中国市场,TPG曾投资深圳发展银行、李宁公司、中金公司、和睦家、摩拜单车等企业。

见证过数个经济周期的孙强,则是美元PE在中国拓荒时期的先驱。2017年加入TPG后,他在中国的影响力投资领域开启了新的拓荒,并交出了可圈可点的成绩单。

据了解,TPG旗下的TheRiseFund(睿思基金)是全球首个大规模的纯粹做影响力投资的基金。过去三年里,孙强主导睿思基金投资了中和农信、度小满、绿客盟集团等项目,并正在普惠教育、普惠医疗、普惠金融等领域寻找更多的机会。

“很多人对影响力投资有认知误区,认为影响力投资的回报不尽如人意。事实并非如此,义利并举是可以实现的。”他强调。

在TPG进入中国市场的二十多年来,国内私募股权行业迅速发展壮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对此,孙强表示,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值得欢迎,各类机构能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展望未来,他认为,像TPG这样的全球机构仍然能够以自身的国际化视野和专业化能力,不断寻求发展空间,也能够在像影响力投资这样的前沿领域进行开拓。

行业分化加剧,以国际化、专业化寻求发展空间

《21世纪》:在募资寒冬、新冠疫情等的影响下,私募股权行业分化越来越明显。头部机构持续完成大额募资,很多中小机构会觉得募资难。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这是行业生态的进化还是恶化?

孙强:行业分化、资金越来越往头部聚集,是很正常的现象,欧美的私募股权行业也曾走过这样的历程。1995年我刚入行时,TPG也刚成立不久,管理规模并不大,但它现在的管理规模已经接近千亿美元。国际上的其他一些PE公司也经历了规模扩张和产品线多元化的历程。

反观国内市场,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股权投资行业中大概有1.5万家VC和PE投资机构,活跃的仅有4000多家。品牌效应不强的机构融资相对困难,头部机构管理规模则越做越大。

我认为,最后还是会形成比较稳定的局面,大中小规模的机构都能共存,找到自己的市场。头部机构越做越大后,会形成聚集效应,并在VC、PE、并购投资等环节进行全面布局。投资机构最终都还是要凭业绩说话,规模不大的机构,如果业绩足够好,也能成为行业化、专业化的精品机构。

《21世纪》:一些头部机构完成大额募资后,以高估值去争夺头部项目的现象时有发生。对TPG这样的大型国际投资机构来说,竞争优势和发展空间在哪里?

孙强:我觉得投资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价值基本面。这是投资的精髓,长期来看并不会改变。在此基础上,各类投资机构都可以打造自己的竞争力。

“国际化”是全球投资机构的优势,这也是我们的DNA。尤其当有些企业希望成为国际化公司时,我们这样的投资机构能够进行品牌背书,并撬动国际经验和资源,提供支持。同时,团队的专业化也很重要。比如在生物医药领域,很多公司可能未来几年都没有销售收入,但如果最终做出来了产品,公司就会井喷式发展;做不出来,就会竹篮打水一场空。这种情况下,机构要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做出判断,不能盲目投资。我们有全球的专业数据做参考,能跟创始人进行专业的沟通,这都给了我们胜出的机会。

平衡基金规模和质量,考验管理人的能力

《21世纪》:在国内市场,很多基金越做越大。但过往数据显示,基金规模越大,回报并不一定理想,你认为该如何处理规模和效益问题?

孙强:规模和效益能够兼得肯定是好事,但要做到这点确实不易。规模扩大后,往往容易超出自己原先的能力范围,这对基金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基金大到一定程度后,必须改变经营模式。现在有机构的做法是,在上边设有统一的平台公司去融资,在下边细分到每只基金,保留自己的风格和决策权。

《21世纪》:我们观察到,很多外资PE进入中国很早,投资业务开展却始终不温不火,规模扩张也没那么快,原因是什么?

孙强:每家机构都要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和节奏,质量和效率是发展的本源。就像盖房子一样,要先把地基打牢,然后再往上盖。一些公司的规模迅速达到几百亿甚至千亿级的规模,但倒下来也非常快。这是个提醒,万丈高楼平地起,夯实基础是重中之重。

《21世纪》:当前地缘政治格局下,对TPG投资中国市场是否产生一些影响?

孙强:不管外界环境怎么变化,我们会坚守自己的节奏,找到经营模式好的企业,以适当的估值投资进去。中国有全球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并且贡献全球GDP的主要增长。对全球资产配置的投资者来说,不可能不投资中国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