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虽然跌入负区间,但现在谈通货紧缩为时尚早。需要关注到近期央行有一些货币收紧的措施,目前经济复苏的基础还很脆弱,需要更谨慎。
在猪价的“砸盘”之下,11月CPI转负。
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CPI、PPI数据显示,2020年11月份,CPI同比下降0.5%,环比下降0.6%;PPI同比下降1.5%,环比上涨0.5%。
在“三跌一涨”的背后,反映出中国经济新的发展态势:CPI在连续下跌4个月之后,11年来首次步入负区间,其中猪价下跌12.5%,是促使CPI由正转负的最直接因素。与此同时,以原油、化工为代表的大宗商品走强,反映出全球经济逐步企稳,利好中国经济,促使PPI环比提升。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CPI虽然跌入负区间,但现在谈通货紧缩为时尚早。不过,需要关注到近期央行有一些货币收紧的措施。“我个人建议货币不能收得太紧,因为目前经济复苏的基础还很脆弱,需要更谨慎。”
不过,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在最新发布的研报中指出,核心通胀和服务业CPI同比仍保持稳定,因此CPI下降并不意味着国内基本面的走弱,同时考虑到是食品供给端扰动造成的影响,短期货币政策或不会因此作出调整。
高基数下CPI再度走低
时隔11年之后,CPI再度出现负值。
具体来看,CPI同比下降0.5%。其中,城市下降0.4%,农村下降0.8%;食品价格下降2.0%,非食品价格下降0.1%;消费品价格下降1.0%,服务价格上涨0.3%。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5%。
从食品细分类上看,对CPI下降影响最大的分别为蛋类和猪肉。其中,蛋类价格下降17.1%,影响CPI下降约0.11个百分点。
中信建投期货农产品事业部谷物与生鲜品研究员魏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鸡蛋本身的属性是不好储存,对于供需变化的敏感性较高。去年10月出现肉类上涨后,蛋鸡淘汰大幅增加,刺激蛋价增长。而持续较好的利润刺激了去年一整年的鸡蛋补栏,导致蛋类供应逐渐走向宽松的局面,尤其是在今年5、6月份供应达到一个高点,随后价格就出现压制,即使是今年中秋节,蛋类也并没有很好的表现。
和蛋类相比,猪肉对CPI的影响更大也更持久。11月,猪肉价格下降12.5%,影响CPI下降约0.6个百分点。
然而,从环比来看,猪价仍然在上涨。11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上涨1.5%,影响CPI上涨约0.48个百分点。食品中,畜肉类价格上涨4.8%,影响CPI上涨约0.34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3.8%,影响CPI上涨约0.18个百分点。
魏鑫指出,去年11月,猪肉价格处于一个明显的高峰期,今年11月份猪价已经有一个明显的跌幅。不过,从供需的长周期来看,生猪的供应仍然处于一个缓慢恢复的过程中,甚至在10月份下跌之后,11月份猪价出现一个小反弹。
“四季度是一个消费逐步提升的季节,尤其在反弹的局面下,养殖户更容易追涨杀跌,压栏不出,导致价格上涨更为迅猛。”他表示。
那么,后市猪价对CPI的影响将如何?魏鑫认为,从环比上来说,整个四季度到春节前这一段时间,猪价将维持稳中上涨的态势,有可能对CPI环比数据起到一定拉动作用,但也不排除由于生猪集中出栏导致的价格下行。春节过后,由于需求减弱猪价或将下跌,整体供应将在明年年中到年末逐步恢复到相对正常的水平。
从同比上来看,魏鑫指出,随着供应的逐步恢复,预期2021年猪价与2020年同期相比,均有大幅的下跌,因此未来一年猪价对CPI的拖累将非常明显。“尤其在春节之后的3-5月份,拖累会越来越严重,到明年下半年达到一个顶峰。”
目前来看,猪价仍然处于高位。12月9日,农业农村部的监测显示,截至当日14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42.70元/公斤,比前一日上涨0.5%。
CPI会在猪价的影响之下,长期处于负区间吗?
徐洪才指出,谈通缩紧缩言之过早,不过目前经济复苏的基础较为脆弱,尤其是需求并不强。首先,10月份有中秋和国庆双节,但是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576亿元,同比增长4.3%,没有达到以前正常的8%左右的水平。其次,过去将近一年时间,PPI都是负增长,也反映出整体的需求较弱。
中银证券分析师张晓娇在研报中指出,考虑到当前在猪肉的主要影响下食品价格维持快速回落的趋势,以及一季度CPI同比基数较高的影响,预计未来3-4个月内CPI同比增速都将维持在通缩区间。但随着经济增速和居民收入回升,消费需求持续回暖,核心CPI有上行动力,预测2021年CPI同比上涨1.4%。
PPI回升势头渐明
CPI跌入负区间,会如何影响货币政策?
徐洪才认为,目前消费不强,投资除了房地产之外也不强,因此宽松的货币政策不能过快退出,还是要谨慎。
诸建芳指出,根据预测,未来核心CPI和非食品CPI仍将如同11月的表现,反映出基本面持续向好的趋势。即使整体通胀水平较低,但其对于货币政策的影响而言,通胀走低背后的逻辑与2019年通胀走高基本一致,即由于食品端供给的影响,并非需求疲弱,因此货币政策对此作出调整的可能性较低。
不过,也有积极的信号。11月PPI环比上涨0.5%,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