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出口大超预期,防疫物资小反弹、非防疫物资多点开花。我们认为出口的短期韧性将源于三条线索:一是疫苗落地前对发达经济体活动的短期抑制(利好宅经济产品出口),二是对新兴市场供给替代的加强(利好传统制造业出口),三是全球资本开支走强中,机电设备、高新技术产品的订单粘性。
摘要:
11月出口大幅提升至21.1%,防疫物资出口虽然止跌回升,但出口抬升主要动力依然源于机电设备、家具家电、高新技术产品等:
分国家与地区来看,11月中国对发达经济体出口表现强于新兴市场。核心体现了发达经济体在政策刺激下的需求韧性和产能供给短缺的矛盾;
防疫物资虽有反弹,但幅度较小,不再构成后续出口的主要矛盾;
分产品角度,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以及地产后周期链条中的家具、家电等出口大幅改善,背后是宅经济需求和供给替代逻辑。
11月进口基本平稳,加工贸易修复显著:
11月进口同比增速为4.5%,较10月小幅下降0.2个百分点,进口回落主要受一般贸易拖累,加工贸易显著改善,大宗贸易降幅收窄。
国别角度,中国对美进口支撑较强,对东盟进口也出现小幅反弹。
综合来看,进口平稳的背后是内需稳定以及中美一阶段协议约束的影响。
11月出口高景气之中交织多重因素:外部疫情的再度加剧、海外地产后周期景气度抬升、海外补库动能升高等。短期我们依然看好出口景气韧性,韧性超预期的可能集中在三条线索:
疫苗落地前,未采取封锁管制的发达经济体居民,会因为疫苗确定性落地,在短期变得更加审慎,对于公众场所的暴露减少将带来服务业的走弱和“宅经济”产品的需求提升。
疫苗推广过程中,从疫苗预定、运输、保存情况来看,新兴市场疫苗落地会滞后于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当前部分国家仍然面临二次冲击的可能,国内生产的供给替代逻辑将逐步过渡到新兴经济体中,叠加海外地产热度不减,家具、家电类产品的出口景气有望持续。
从出口份额提升角度来看,当前国内供给能力强,对于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挤占相对来说具有持续性。我们认为国内设备类和零部件类产品在性价比,竞争力等方面通过本轮疫情的外生推进,在全球市场份额的提升中带有较强的订单粘性,回吐节奏在2021年全球资本开支提升过程中会相对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