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1年全球维持疫情后经济复苏趋势,货币政策偏宽松,经济恢复上行,股强于债,看多美股,尤其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看多A股。2021年美国社会分裂的修复过程,伴随着货币宽松与经济复苏,将推高通胀。通胀预期,配合经济复苏后原油需求反弹,以及抗通胀资金对原油的被动配置,叠加OPEC+能够维持减产,原油价格可能经历趋势性复苏,建议关注相关原油基金、原油石化类股票。一、2020年回顾:疫情下的货币大宽松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打破了2019年底所有经济复苏计划。为应对全球经济2018年10月以来下行,美联储2019年9月带头开启降息,并重启QE。实际上,我们2019年底判断美国经济再开始周期性复苏,但2020年的疫情打断了这样的进程。
在2020年经济本已经周期性复苏、美国重启库存周期之前,我们简单回顾2018~2019年的情况。
2018年10月全球经济结束2016年以来复苏,A股从3500点一路回落到2500点,布伦特原油期货也从85美元/桶左右的高位一路跌到50美元/桶左右。2018年有三件事情超出市场预期:第一,2018年3月开始的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中国最重要的外需市场,导致市场风险偏好回落;第二,2018年管理层设计的漂亮去杠杆路径,无意中伤害到国内中小企业经营,导致民营企业杠杆率被动上升,市场对这方面政策影响力出现低估;第三,以美联储加息为代表的全球流动性偏紧。
2019年市场没有从2018年10月开启的下跌中缓过来。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2019年美欧日中PMI持续下行,欧元区PMI从2017年12月份的60.6一路下行到2019年9月份的45.7;美国经济自2018年6月份以来持续下行,到2019年9月份GDP增速不变价折年数2.03%。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美联储紧急开启“预判式”降息——2019年7月、9月、10月连续三次降息,并于2019年9月份开始实际“扩表”,在美联储带头开启降息背景下,全球包括中国在内20余家央行在9月份先后宣布降息,虽然2019年美国经济偏弱,但欧洲更弱,美股与美元指数超预期上行。受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央行偏紧的货币政策影响,2019年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是最大“黑天鹅”事件,打断了2020年初全球经济周期性复苏预期,但“货币宽松一把梭”的逻辑在2020年演绎得非常完美。美联储吸取了2008年金融危机教训,在3月份紧急降息之后,紧接着推出了无限量QE,承接了金融市场枯竭的流动性。货币宽松直接传导到资产价格上涨,随后美股、原油等大宗商品全线反弹。美国财政部3月份紧急推出2.9万亿美元财政纾困方案,支持了居民消费支出的复苏。随后在特朗普没有实施经济封锁背景下,美国承受了疫情确诊与死亡人数上升风险,人们被迫加入工作,在市场对8月后经济复苏持续性存疑过程中,美国PMI及销售持续超预期复苏,硬是抵消了政府支出下降的影响,但美国社会也变更加分裂。
二、2021年政策展望:全球维持宽货币,美国财政输出可能推高通胀
美国方面,拜登上台后可能推动系列政策改变。2021年1月,拜登任职总统后,与特朗普政府政策将有很大差异,主要差异可能包括:1)最低工资水平与全民医保计划。拜登上台后一个重要任务是降低贫富差距,弥合美国社会矛盾,这体现民主党“大政府”执政理念,同样也会相应增加财政支出;2)大规模基建。按照拜登此前主张的2.2万亿美元的基建计划,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来推进经济复苏,也会增加相应的财政支出;3)增加税收计划。将个人所得税的最高税率从37%提高到39.6%,将美国联邦企业所得税率从21%提高到28%等,该计划执行对科技股不利,但可能受到国会阻挠;4)对外政策缓和,有利全球经济与贸易恢复。
另外11月23日,拜登提名耶伦为财政部部长,提升了市场对2021年美国的通胀预期。上一次美联储主席担任财政部长是上世纪70年代,当时也是民主党的卡特总统,把美联储主席米勒调到财政部担任部长,同时任命沃尔克为美联储主席,米勒担任财政部长期间伴随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着同样韵脚。
从背景及过去行事风格来看,耶伦作风偏“鸽派”。耶伦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宾、斯蒂格利茨,长期研究劳动经济学,其丈夫是著名经济学家阿克尔洛夫,研究问题包括贫困、家庭、犯罪、歧视、货币政策等。2014年2月耶伦就任美联储主席后,2014年10月,美联储宣布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在稳就业与稳通胀问题上选择了前者。2015~2016年联邦基金利率只完成了一次加息,随后迫于通胀上升压力开始收紧货币政策,耶伦任期结束共连续加息4次,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提高0.75%~1.5%。
耶伦上任财政部部长面临很大挑战。
首先,耶伦是否能够在国会斡旋,让国会通过财政方案,面临挑战。耶伦非大公司CEO或大银行家出生,跟以前的财政部部长不一样(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保尔森是高盛前CEO、盖特纳是纽约储备银行前行长,都有很强的关系斡旋能力),她能否在意见不合的国会斡旋,面临不确定性,当然耶伦的美联储背景将很好连接财政部与美联储的关系。
其次,如果耶伦不能按照民主党计划推出一些财政支出,将可能得罪部分集团,而这些财政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