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强化科创策源 打造成果转化新模式
时间:2020-12-02 00:00:00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2020年是上海建成全球科创中心基本框架的“交卷之年”。作为全力打造上海南部科创中心核心区的闵行区,一方面在前三季度取得丰硕成绩,进一步擦亮闵行科创品牌;另一方面围绕区域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提升,聚焦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有效发挥科创优势,对标对表全年目标,以硬实力支撑未来区域经济转型发展。

科技创新策源成果丰硕

记者获悉,今年1至9月,闵行区技术合同登记1309项,成交金额123.77亿元,分别同比增加60%和309.9%。全区高新技术企业1530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7.3%,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23.6%。

“今年以来,我们大力推动上海南部科创中心核心区建设。例如,聚力聚势推动‘大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和创新功能型平台建设,有效发挥张江园区辐射引领作用。”闵行区科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丽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据了解,此前闵行区科委推动市级层面将零号湾区域纳入张江专项政策支持范围,通过张江专项资金和国家双创升级专项资金支持优质科创企业发展。此外,为进一步深化“大零号湾”科创内涵,闵行区与上海交大分析测试中心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推动高校科创资源开放共享。目前,市区联动、区校联动进一步推进闵行区开放式科创街区建设,华谊科创综合体等重点科创项目正有序建设中,南部科创公共服务中心项目主体结构已完成。

生物医药是上海市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闵行区优先发展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闵行区认真找准生物医药产业定位,用心谋划产业发展未来,积极引进重大项目,大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1至9月,59家规上生物医药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169.57亿元,同比增长3.52%;营收179亿元,同比增长7.43%。

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兼具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综合保税区功能,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重要承载区和闵行“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两大核心园区之一。国际生命健康城是园区重点项目之一,通过规模化的产业引进,形成以生命科学与生物基因技术产业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集群,打造上海乃至全国一流的集医学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产)、医学专科治疗(医)、医疗技术研发(研)于一体的产业链闭合平台。

“产业发展需要平台支撑,临港浦江拥有土地、政策等众多优势资源,汇聚了一大批优质企业,在生物医药大健康领域形成产业集聚优势。闵行区科委作为生物医药产业主管部门,将继续与临港浦江保持紧密沟通与对接,支持园区筹划生物医药产业特色园。”李丽表示。

联动院校企创建新平台

闵行区在推进科创中心建设过程中,注重发挥优势,结合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对闵行“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的定位要求,聚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点突破和推进,全力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例如,闵行区与市科委共建“上海国际技术交易市场”,以虹桥商务区为核心,以长三角为主要辐射区,加快推进国内外科技成果在闵行转移转化,打造国际技术交易的集散地。

2020年,上海国际技术交易市场在闵行建成近1000平方米的实体空间,具备机构入驻、国际技术项目展示、全球视频连线、线上线下路演对接、会议商洽等功能,并联合长三角三省一市技术市场设立长三角区域技术市场联盟(虹桥)办公室。记者获悉,目前闵行区已与法国、加拿大、荷兰、英国、美国等建立20个国际技术转移渠道,引进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上海技术转移中心、麻省理工学院区域创新中心等30家国际知名技术转移机构在闵行落地。各类机构常态化开展国际技术转移服务、技术转移人才培训,打造了中英项目对接、伦敦科技周上海站、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等活动品牌,举办20多场国际科技成果对接活动,引进200多个国际优质科技项目与闵行本土企业对接。

“我们举办2020年长三角创新挑战赛闵行专场,联合6家专业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和相关人才,服务闵行科技企业的需求挖掘、方案征集、供需对接、合作促成等事宜。挖掘企业创新需求204个,在长三角范围内征集解决方案113个,供需双方达成意向合作12个。”闵行区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

在建立成果转移转化新机制方面,闵行区非常注重院校企联动,努力将拥有上海交大、华东师大和众多科研院所等科创资源的“聚宝盆”真正转化为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动力源”,形成了院校、园区、社区联动发展的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

据悉,闵行区与上海交大各出资2.5亿元共建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建成4大研究实验室、3大研究中心、7个临床联合研究中心,已申请获得国家和地方重点项目11项。闵行区正在筹建国家医疗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级医疗机器人公共检测中心,建成医疗机器人产业园,已有12家医疗机器人企业入驻。此外,闵行区与上海交大、临港集团、商汤科技共建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开展创新生态中心与学术智库中心等子平台一期建设,筹建智能交通联合创新中心、共性技术研发联合实验室。

在区校合作共建大学科技园方面,上海交大科技园落地闵行,6万平方米空间投入使用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