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读本》于近日出版,央行行长易纲、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分别在书中发表题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署名文章。
易纲从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重要意义、内涵、重大举措进行了详细阐释。郭树清则从回顾中外金融监管史可吸取的经验教训切入,分析当前我国金融形势,以及“十四五”期间应如何系统性地进行金融监管体系改革。
易纲表示,货币政策以币值稳定为首要目标,更加重视充分就业。实现币值稳定目标,需要以市场化方式对银行体系货币创造行为进行调控,前提是中央银行能够保持资产负债表的健康可持续。为此,必须实行独立的中央银行财务预算管理制度,防止财政赤字货币化,在财政和中央银行两个“钱袋子”之间建起“防火墙”,同时要防止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承担企业信用风险,最终影响人民币信用。
郭树清指出,房地产是现阶段我国金融风险方面最大的“灰犀牛”,要坚决抑制房地产泡沫。金融体系内部风险仍在持续累积,一些长期形成的隐患并未彻底消除。银行业不良资产反弹压力骤增,一些中小金融机构资本缺口加速暴露。当前金融相关制度存在较多短板,金融法治还很不健全。“十四五”时期我国金融监管改革任务更加艰巨,要提高金融监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健全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持续完善权责一致,全面覆盖、统筹协调、有力有效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
防止财政赤字货币化、
防止央行承担企业信用风险
易纲表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应对国际中央银行制度演变挑战的必然要求。
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内涵丰富。其中,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包括优化的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和畅通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以币值稳定为首要目标,更加重视充分就业。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健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为抓手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中央银行如何实现币值稳定的目标?易纲认为,需要以市场化方式对银行体系货币创造行为进行调控,前提是中央银行能够保持资产负债表的健康可持续。为此,必须实行独立的中央银行财务预算管理制度,防止财政赤字货币化,在财政和中央银行两个“钱袋子”之间建起“防火墙”,同时要防止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承担企业信用风险,最终影响人民币信用。
除了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外,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内涵还包括建设金融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完善国际金融协调合作治理机制等。
对重大金融风险形成进行问责
文章介绍了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重大举措,一是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二是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三是建立现代金融机构体系,四是推进金融双向开放,五是健全金融风险防范、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
其中,在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方面,易纲提出,要增强货币政策操作的规则性和透明度,建立制度化的货币政策沟通机制,有效管理和引导预期。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有序开展可控试点,健全法定数字货币法律框架。完善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为短期政策利率和以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为中期政策利率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健全利率走廊机制,引导市场利率围绕央行政策利率为中枢波动。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带动存款利率逐步走向市场化。
在推进金融双向开放方面,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坚持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营造以人民币自由使用为基础的新型互利合作关系。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好宏观经济自动稳定器功能等。
此外,要健全金融风险防范、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具体来说,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逐步将主要金融活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纳入宏观审慎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易纲和郭树清均提到了要建立权威高效的重大风险应急处置机制。易纲表示,我们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中积累了经验,形成了若干行之有效的处置风险模式,但金融监管和风险处置中的道德风险问题依然突出,市场纪律、破产威慑和惩戒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以社会稳定为由倒逼中央政府、中央银行承担高昂救助成本的问题仍未根本扭转。
因此,易纲表示,“十四五”期间,要建立权威高效的重大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在股东、债权人等依法合规承担损失等前提下,发挥好存款保险基金的处置平台作用,中央银行依法履行好最后贷款人职责。要严肃市场纪律,对重大金融风险形成进行问责,金融机构、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要依法承担责任。
房地产是现阶段
我国金融风险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郭树清指出,回顾中外金融监管史,以下几方面经验教育值得认真汲取:
一是货币经济绝不能背离实体经济。金融的本性决定其特别容易陷入自我循环的泥淖。因此,金融监管必须把防止脱实向虚作为主要目标之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