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制造业景气度环比回升,维持景气扩张区间运行,高于近年当月均值
在疫后经济恢复过程中,随着需求加快恢复,需求滞后于生产的不平衡现象进一步改善,经济增长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但国内消费增长不及预期,经济持续增长基础仍存在不稳固因素,需要稳妥把握宏观支持政策的退出节奏。短期内有关支持政策存在优化空间,但不宜快速退出;中长期应着力打通堵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稳固经济增长基础。
生产增速保持稳定,复苏态势持续巩固
从分项指标来看,企业生产活动已恢复正常状态,新订单、进口指标上行,内需继续修复。从库存周期角度看,经济动能指标(新订单-产成品库存)本月小幅上升,显示需求端恢复有所加快。但从发展趋势看,国内市场扩张步伐相对较缓,制造业投资增长恢复缓慢,将抑制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和后续增长动力。
新一轮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复苏,我国外部环境仍存不确定性新一波海外疫情扩散,对美、欧等全球重要市场和供应链构成冲击,中国产业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凸显,短期内有利于我国作为“世界工厂”的整体优势的发挥,但由于人员、信息、技术的交流受阻,中长期对我国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等形成负面影响。
就业状况持续改善,但面临的困难不容忽视
1-10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09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但不同产业、不同规模企业和不同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可能出现新的不协调。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占比较高,是低技能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行业和企业进一步分化,不利于就业稳定,也将对中低收入群体构成新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