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经济增长、价格水平、货币金融、国际资本流动4方面经济指标2020年11月读数及未来走势预测如下:
经济增长:从全球环境来看,主要发达经济体仍保持较高景气度与宽松流动性,在疫苗进展的激励下预计国际贸易有所加速;但海外生产能力恢复也会影响中国出口占全球的份额。外需驱动力将逐步从中国份额提升转变为全球贸易整体恢复。
从国内情况看,货币政策趋于正常化,地方财政收支矛盾显著,房地产调控也不会放松,经济运行将从政策驱动转变为居民消费、制造业投资等内生驱动。综合作用之下,可以预期之后的经济增速仍保持上行,但斜率逐步放缓。
价格水平:生猪产能已经恢复至2017年末的88%左右,预计2021Q2恢复至100%,预计CPI将保持下行趋势,2021年2月在-1.5%左右见底。未来消费需求修复将更多表现为非食品项同比增速的上升。PPI将在停顿2个月之后重新上升,预计2021Q1实现转正,除了新冠疫苗之后全球经济景气的修复、全球流动性宽松环境维持之外,原油、交运等行业的产能出清也受到了更多关注。
货币金融:11月以来国内资金利率继续上行,期间夹杂信用违约带来的流动性扰动。非金融企业负债增速的顶部出现在7月,后续杠杆去化更可能是主动为之。
家庭负债增速可能已在9月见顶,10月小幅回落,随后房地产也将转入下行周期;政府负债增速还有上升空间,但是中央政府独立支撑,地方政府负债增速或已在10月见顶,财政总体空间有限。
国际资本流动:当前海外的流动性环境相对平稳,美国大选不确定性下降,新冠疫苗出现积极进展,使预期加速改善,风险偏好改善推动外资流入A股规模明显回升。债市方面,中美利差仍然处于历史高水平,人民币继续升值也有助提升外资增持意愿,但资金利率上行和信用违约事件可能对流入规模有一定负面影响。
总之,外需驱动力将逐步从中国份额的提升转变为全球贸易整体的恢复,内需驱动力则逐步从政策效果释放转变为市场内生驱动。在这一过程中,国际与国内商品价格涨幅将保持差距;作为国内外的价格传导渠道,货物出口也将保持高位。
风险提示:美联储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