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汇总】
一行两会重磅发声
2020年11月28日,由中国金融学会主办的“2020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是“金融支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曹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阎庆民主旨演讲。
其中,央行副行长刘桂平表示,可通过金融开放,加强国内金融体系、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制度规则与国际的对接,允许外资深度参与国内资管市场,为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提供更为多样化的渠道。同时,可引入更多金融机构和专业投资者参与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提高养老金投资管理水平,扩大居民养老资产选择范围,分散投资风险,解决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的养老金不足问题。
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表示,要处理好加强监管与支持创新的关系。始终将是否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是否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是否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这“三个有利于”原则,作为衡量金融创新合理性的基本标准,坚决打击偏离实体经济需求、危害金融稳定、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伪创新”“乱创新”行为。
证券会副主席阎庆民表示,健全常态化退市机制,实现“退得下”“退得稳”。上市公司有进有出、优胜劣汰,才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进不出”将扭曲市场估值体系,导致逆向选择、劣币驱逐良币。提高我国退市机制的适应性,也要通过重组一批、重整一批、退市一批,拓宽多元化退出渠道。同时,对于严重财务造假的“害群之马”、丧失持续经营能力的“空壳僵尸”,增强退市刚性,决不允许“久拖不退”。落实新《证券法》,推动投保机构代表人诉讼制度尽快通过典型个案落地,实现市场出清与保护投资者的双重目标。
工信部:芯片行业出现盲目投资和烂尾项目
第二届中国发展规划论坛上,工信部副部长王志军表示,前些年,在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领域存在着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包括光伏等新兴产业也出现过重复建设,目前芯片制造等行业也出现了盲目投资和烂尾项目,前一阶段集成电路制造方面的投资也被爆出造成巨大的损失,需要规划和加强监督。
国家外汇管理局:扩大QDLP/QDIE的试点规模和试点范围
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29日透露,近期将分别扩大上海、北京和深圳三地合格境内有限合伙(QDLP)/投资企业(QDIE)试点规模,进一步满足境内投资者全球配置资产的需求。该负责人透露,同时,还将稳步扩大QDLP试点区域,拟新增海南自由贸易港和重庆市开展QDLP试点,更好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成渝经济圈发展。
沪深港通标的名单扩容科创板股票首次纳入
11月27日沪深交易所表示,为进一步完善互联互通机制,沪深港三所已就同步扩大沪深港通股票范围的措施安排达成共识。其中,科创板股票将被纳入沪深港通标的范围。公告还称,在港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将被纳入港股通标的范围。内地投资者将可以实现对港股生物科技板块的投资。
新三板转板细则出炉
11月27日晚间,沪深交易所出台有关新三板转板规则的征求意见稿,明确了精选层挂牌公司向科创板或创业板转板的上市条件、股份限售要求、上市审核安排及上市保荐履职等重要内容。从转板门槛来看,需精选层连续挂牌一年以上;股本总额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股东人数不少于1000人;董事会审议通过转板上市决议公告日前连续60个交易日股票累计成交量不低于1000万股;要符合相应上市板的发行条件和行业定位。从审核时限来看,交易所要在受理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是否同意转板上市的决定。
权益类基金助力公募跑进18万亿时代
一年连破4个万亿关口。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喜报连连,在年内新发基金数量、规模屡创新高的同时,百亿级爆款基金也频现,促使新发基金规模不断逼近3万亿元大关。截至10月底,公募基金规模已达18.31万亿元,而在去年末,公募基金的规模仅为14.77万亿元。在公募基金不断发展的背后,权益类基金可谓起到强大的助力作用,无论在发行、规模或业绩方面,权益类基金都是当之无愧的“优等生”。
一周10只:新股发行有所回升
在连续多周新股个位数发行后,本周(11月30日-12月4日)新股发行,目前安排了10只新股,首度回到了2位数新股发行!对于持股不多小散来说,好消息是本周发行的10只新股,有5只顶格申购所需市值不到10万元,可以和千万市值的大户平起平坐了。本周新股当中,今日11月30日发行的发行价仅为5.33元,被认为值得关注,由于发行价低,上市后涨幅可能较大,如果市场好有没有可能冲击10倍涨幅,拭目以待。
【新股动态】
今日可申购杭华股份,杭华股份发行总数约8000万股,网上发行约为2280万股,发行市盈率21.82倍,申购代码为:787571,申购价格:5.33元,单一账户申购上限2.25万股,申购数量500股整数倍。
【投资机会】
商务部推进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新能源客车前景佳(附股)
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近日在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表示,下一步将实施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行动计划,启动全面电动化试点城市的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