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点评:稳定杠杆率 把好总闸门
时间:2020-11-30 00:00:00来自:长江证券字号:T  T

事件描述

2020年11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0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事件评论

流动性仍充裕,贷款利率回升。三季度流动性合理充裕,9月末超储率低位持平在1.6%。9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6月回升6bp至5.12%,主要缘于票据融资利率大幅上行38bp至3.23%;一般贷款利率也回升5bp至5.31%,仅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行6bp至5.36%。随着5月以来流动性边际收紧,市场利率中枢已明显抬升,票据利率跟随资金利率大幅上行,对贷款利率有一定政策传导;10、11月全国首套平均房贷利率止跌横盘,预示未来房贷利率下行空间受限、地产销售承压。

直达实体见效,宏观支持复苏。专栏1指出,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货币乘数与广义货币M2增长之间并无必然逻辑关联,强调今年以来我国保持正常货币政策且传导顺畅。专栏2针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这两项直达实体的货币政策工具落地见效进行了详细说明。专栏3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进行回顾,强调市场化的汇率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自主性。专栏4提出,我国宏观政策有力支持经济复苏,强调在应对疫情和支持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债务规模和杠杆率都必然出现阶段性上升。

经济展望乐观,通胀并非焦点。报告对前三季度国内形势表态积极,但认为国际形势存在三大风险:全球疫情持续时间超预期、财政可持续性风险、金融风险隐患。

报告对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展望较偏乐观,强调“居安思危”。一方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另一方面,我国防范疫情输入和国际经济金融风险的压力仍然较大,宏观杠杆率出现阶段性上升,而未来不良贷款也有上升压力。报告指出,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

稳定宏观杠杆,重提把好闸门。在政策基调上,报告强调“既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不让市场缺钱,又坚决不搞‘大水漫灌’,不让市场的钱溢出来”,“尽可能长时间实施正常货币政策,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在具体内容上,报告重提“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并新增“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基本匹配”。我们认为,当前货币政策或已转向中性,体现了7月底政治局会议强调的“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政策思路,未来或将从加杠杆转向稳杠杆,这要依靠经济增长逐步恢复从而加速扩大杠杆率分母,也意味着宽信用或将转向稳信用甚至紧信用。

风险提示

1.海外封锁趋严;

2.政策方向调整。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